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广东湛江10岁女孩思思,因食用加有杀鼠药的面包,而不幸食物中毒,在抢救20多天后,不治身亡。在为思思惋惜的同时,我们更应注重对于自身的保护,如果我们不幸食物中毒,应该采取哪些自救措施呢?简单总结就是一句话:“上吐下泄 ”。

一般情况下,食物中毒的人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疼、腹泻等症状,甚至还可能出现发热、头疼、头晕、乏力或意识障碍等症状,如果察觉自己可能中毒,又无力自行就医,那么可以在报医后,在施救人员到达之前,采取“催吐、吃泻药和喝牛奶”等手段来进行自救

我们人体本身就有自我保护的机制,在身体中毒后,会自行启动“上吐下泻”等保护手段,但是,有些人中毒较深或者身体不够敏感,就需要采取一些自救手段,来帮助身体排出毒物了。催吐,是相对简单直接的一种自救方式,就是服用大量的温水,用手指或筷子等刮擦咽喉部,让身体产生呕吐反应的自救手段。

催吐虽然可以减少身体对于毒物的吸收,但是,反复催吐会对人体消化脏器造成伤害,所以,当感觉症状有所减轻,或在催吐的过程中发现伴有血丝,则应当立即停止催吐,同时,可以适当喝一些牛奶,用来保护我们的胃粘膜。如果家中有泻药,也可以服用一定剂量的泻药,将毒物排出体外。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尽快及时就医,并尽可能的保留好可能的毒源,以便救治人员确认毒源归类,并判断救治方向。

对于“食物中毒自救”这件事,评论区里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