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2年2月底至今,俄罗斯的“对乌特别军事行动”已经持续了接近一年之久。从开战之初的信心满满再到如今的深陷泥潭,俄军在乌克兰战场境遇的变化令许多军事观察家大跌眼镜:这真的是全球前三军力强国应该打出的效果吗?
俄乌战场
对此,身为局外人的中国也需要深入研究这场旷日持久的俄乌战争,而且俄军毕竟在过去与我军存在千丝万缕的“同门”关系,因此他们的教训是很有战略价值的。
目前来看,俄军留给中国的可以总结为三大教训:别迷信导弹,别小瞧美国,也别任性轻敌。
别迷信导弹的作用
自德国在二战末期发明著名的V-1、V-2火箭家族以后,导弹就以一种新式武器的面貌登上了军事舞台。而随着后来美苏两大超级大国的长期技术迭代,导弹的威力与打击精度都比初代产品获得了巨大的提升。
初代V-2导弹
而苏联也正是在核导弹技术成熟后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 “未来的战场将是导弹主宰的局面,谁能够储备更多的导弹,谁就能赢得战争。至于巡洋舰、航母、坦克等常规装备,都是已经过时且毫无性价比的事物。”
后来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更是把这种“导弹万能论”的思路付诸实践,这对苏联的军事体系造成了深远影响。由于我国军事体系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师承苏联,因此“导弹万能论”同样令我国将导弹技术视作了国防工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