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朝的一次考试,有个考生带了36个馒头进考场,监考官不禁问道:你带这么多馒头干嘛?

吃啊!

监考官和他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会儿考试和现在不一样,中午学生们都能回家吃饭、休息。

那会儿的学子们一考就是一整天,因此,带点干粮很正常,可这个叫李蟠的考生,一下带了36个馒头进考场。

考官心想:李家比较出名的人物有李白和李逵,我看这个李蟠未必有大诗人李白的真才实学,可一定有梁山好汉李逵的饭量啊。

李蟠之所以带那么多馒头,一方面是因为他饭量确实大,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写字比较慢,当时的考试时间是:天黑以后再点完三根蜡烛,就算是考试时间到点了。

眼看天黑了,许多学子们都交了试卷退出考场,只有李蟠一个人还在那里答卷。

考官便给他点起了蜡烛,见他馒头都吃完了,就开玩笑的问道:饿吗?

饿!

考官笑了笑,只好给他拿了几个馒头,李蟠拿起馒头,在烛光下一边吃、一边答卷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谁都没想到,这个在考场上磨磨唧唧,饭量第.一的李蟠,居然高中状元!

康熙皇帝听了他的事迹以后,开玩笑说:这是一个“饽饽状元”啊!

和他同榜的探花姜宸英。做了一首开玩笑的诗:望重彭城郡,民高进士科。

仪容好绛勃,刀笔似萧何。

木下还生子,虫边还出番。

一般难学处,三十六饽饽。

意思是说:大名鼎鼎的彭城人李蟠,以优异的成绩考中了状元。他的仪容就像绛侯周勃,他的文笔就像萧何。李蟠还有一项别人都学不来的本事,那就是考场上能吃36个大馒头。

在中国状元的历史上,您知道谁还有李蟠这种李逵式的饭量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