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个春节最火爆的话题,非电视剧《狂飙》莫属。这部反贪扫黑剧在春节档期间实现了口碑与热度的一路狂飙,横扫了几乎全年龄层的关注。
央视收视率峰值突破3%、单日播放量突破2亿次,拿下爱奇艺热度值自建立以来的最高值,并且已经突破11000的大关,云合正片有效播放市占率也已达到63.6%,各大在线收视数据榜单更是稳居榜首十来天,就连一向挑剔的豆瓣网,也从开分的8.6分一路飙升到如今的9.1分,打分人数也超过了23万人次。
春节假期,几乎每晚这部剧集更新过后,都会登上微博榜热搜第一的位置,从网友聚精会神讨论剧情、分析细节中,可以看出这部剧是如何让全民“上头”。
用高开“飙”走来形容电视剧《狂飙》,应该是最恰当不过。
《狂飙》爆火第一人
《狂飙》是首部以扫黑除恶常态化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时代背景的影视作品,讲述了刑警安欣(张译饰演)和鱼贩子出身的黑恶势力代表高启强(张颂文饰演)以及他背后的保护伞,展开的长达20年的正邪较量。
该剧切入三条时空脉络,不仅展现了一场扫黑除恶的斗争故事,还再现了时代变迁下黑恶势力的形成与崛起过程,几条线索齐头并进,为观众勾勒了一幅正义与邪恶斗争的画卷,并由此引发了人们对社会与人性黑暗面的深刻反思。
相比以往的扫黑除恶题材剧,《狂飙》在黑白对抗之外,展现了更为深厚的时代刻画和生活还原,在场景搭建、细节陈设、人物装扮等方面倾注匠心,让20年的历史跨度平稳落地。
作为热播剧的一大特征,就是主角配角的全线走红。《狂飙》的演员对观众来说也不陌生,除了张译和张颂文的同步飙戏,以及包括张志坚、吴刚、倪大红、韩童生、李建义、李健、高叶、王骁、贾冰、郝平等在内的中青年实力派,都几乎通过在本剧的表现而被观众全方位“看见”。
能在剧播期间通过口碑快速扩大影响力,离不开扎实的剧本和出色的演员阵容。但在其中,饰演剧中头号反派高启强的张颂文更是收获了大家最大的认可和称赞。
高启强的火不仅得益于角色人设的丰满立体,也映衬了观众对张颂文实力的肯定,他在《狂飙》中贡献的演技名场面太多了。
卖鱼时,杀鱼剖鱼的动作行云流水,最后又顺手在水箱里撩水洗手。真实又细微的习惯,成功刻画出一个鱼贩。
被卷入黑恶势力斗争,顺利赚到第一笔快钱时,高启强不是松一口气,而是沉默绝望地流泪。一个老实人初步黑化的痛苦与挣扎,瞬间立起来了。
剧中饰演警察的张译拉着警戒线逼退高启强,那一幕高启强的玩世不恭,张力十足。
还有更细腻的演技,剧中的高启强身份阶层不断跃升,而张颂文只靠眼神就能诠释出不同。身处底层的高启强,眼神中透露着讨好和卑微,但也有市井小人物的轻松和活力,但彻底黑化,成为无恶不作的黑社会头目后,高启强的眼神转为冷酷无情,也有大人物的沉着和深不可测。
因演得太好,以至于有网友调侃道“建议查查张颂文,不像演的”,话题甚至还一度冲上热搜,可见网友对其演技的认可。
有人忍不住好奇:能把高启强演得那么立体的人,现实中是怎样一个人?
他真实不失幽默:和大家一样。收藏了一堆“一个动作让你减掉小肚子”的视频。
有人忍不住感叹:华语电影欠你一个影帝!
他机智不失礼貌:“华语电影肯定不会把奖给我,因为这是一部电视剧”。
有人忍不住夸赞:高启强被您演,是这个人物的幸运。
他谦卑不失格局:能演到这个角色,是自己的幸运。
在剧集火了之后,张颂文的微博每天涌入大量剧迷,但亲自去翻看他的微博会发现,从探讨演技,到探讨生活“苦瓜怎样做才好吃”,网友的每一条留言和问题,他都在认真的回复。
而今,随着《狂飙》口碑收视的一路飙升,张颂文终于火了。
这个名字,也早该火了。
40岁大器晚成
作为一个职业演员,张颂文的“被看见”来得并不算早。
1999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高职班时,已经工作了好几年的张颂文是当年班里的“老大难”。25岁的年纪,他是班里年龄最大的学生,也因为格外地勤奋、刻苦和认真,他成为了这届北影高职班的班长。
世纪之交,在北影这种资源几乎往头上砸的地方,成为班长本来意味着更多的表演机会,但长相并不算突出的张颂文在校期间没有得到任何试镜表演的青睐。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毕业,虽然毕业时拿到了专业第一的成绩,但毕业三年后,张颂文依然没有得到一次表演机会。这段处处跑组见人、却处处被人给冷脸的日子,张颂文一经历就是好多年。
一个冷知识是,当时与张颂文最为交好的室友是周一围,2004年时,周一围已经凭借海岩剧《阳光像花朵一样绽放》的男主角,成为了新晋的“岩男郎”。身边好友逐渐步入了表演的正轨,而张颂文依然还在无数次的见组和被拒绝中艰难度日。
在后来的回忆里,他清晰地记得毕业第一年内被拒绝的次数,360多次,这等于几乎每天都在面临被拒绝。第二年,280个剧组,第三年200次全军覆没。
之于我们,这或许不过一个数字。之于张颂文,回头去看,每一个数字,都是曾经辛酸的往事。一个人又该有多强大,才能在800次的否定后依然坚持?张颂文把它归结为了四个字:因为热爱。
学校的老师了解他的情况,邀请其回校担任表演助教,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做表演指导反而成了他的主业。
内娱的观众很多是通过表演指导的身份才了解到张颂文的存在。2019年,优酷推出了一档表演类节目《演技派》,张颂文作为圈内知名的表演指导,登上了节目导师的席位。正是在一场场细致入微的专业指导中,观众们看到了这个表演里充满了无数细节,处处有设计,又处处能共情的优秀表演者。
这一年,张颂文已经43岁。
在张颂文收获一些关注后,陆续又有一些影视作品播出,从电影《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中的城建委主任唐奕杰、《隐秘的角落》中朱朝阳的父亲朱永平、到《扫黑·决战》中的县长曹志远……“剧抛脸”式的演技逐渐成为一种符号,而他身上折射的普通演员生态也开始受到广泛关注。
如今,随着《狂飙》的爆火,纷至沓来的影视邀约让张颂文终于得到作为演员应有的认可,从无人问津的配角到备受关注的主角,《狂飙》里的高启强印证了他值得这样的赞颂,时光也终于对于那些年的清苦与坚持有了回应。
流量塌房,实力回归
细数最近热播的影视作品,会发现中年演员表现抢眼:《狂飙》中张颂文46岁、张译44岁,《三体》中于和伟51岁、张鲁一42岁,《流浪地球2》中吴京48岁、沙溢45岁……这些年过40岁的“大叔”组成的“叔圈”,成功俘获了一众观众芳心。
仅仅几年时间,霸屏的演员就从“小鲜肉”变成了“中年大叔”,中生代演员从无人问津到一夜爆火,与影视制作环境的变化不无关系。
从2014年“归国四子”回国发展、粉丝经济日渐发达,“小鲜肉”成为宠儿,流量与资本随之而来,在仙侠、古偶、甜宠题材的影视作品里扎堆出现。
往后,随着观众口味日益多元化,“大IP+大流量+大制作”的爆款公式屡屡失灵,IP剧市场大浪淘沙,而现实主义题材大放异彩。再加上“限古令”“限集令”等政策出台,古装玄幻题材少了,都市情感、现实主义等题材多了。“流量+演技”的组合成为收视率保障,比如吴京搭档易烊千玺、张译搭档王俊凯。
2017年,《白夜追凶》让潘粤明成功翻红,犯罪悬疑题材也越来越受欢迎,形成了标签鲜明、类型化的圈层用户群体,几乎占据了影视剧的半壁江山,而一些中年男演员身上的“硬汉”标签更加适配这样的题材。同年,《人民的名义》让以吴刚为首的“汉东天团”迅速走红,实力演员的流量潜力开始被人发掘。
从2018年开始,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明确鼓励进行现实题材创作,《山海情》《人世间》《警察荣誉》等高评分的现实主义作品密集推出。数据显示,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全年产量由2013年的54.88%上升至2021年的74.2%。
最近两年,流量频频“塌房”,在观望情绪明显、成本控制日益严格的环境下,制作方选用流量明星越来越谨慎,实力派中生代男演员开始独挑大梁。2021年,爱奇艺迷雾剧场排播的4部作品全部由40岁以上的男演员担纲主演。
要让更多优质的演员被看见,需要依靠题材的多样性,摆脱单一和套路化的影视剧类型。题材越丰富、可塑造的角色越多,演员才能有更广的选择权,让更多有实力的演员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观众也才能看到更多高质量的剧作。
《狂飙》的爆火,再一次证明了剧本和演员对成就一部好剧的绝对影响力,希望这个良性的影视生态能在《狂飙》之后,还能带给观众更多惊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