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不能看到啥事儿一上来就骂,就算骂也得摆事实讲道理,不然韩国棒子有点儿整点儿幺蛾子。不过比亚迪和宁王都得感谢中国市场。没有中国商场,就完犊子了。
首先第一,韩国三家电池并没有非常了不起,而且基本都不是订单,而是所谓的积压订单,而且挤压订单要到2030年才能完成,这样的订单是三家呈现出现的。
就去年全年而言,韩国三家电池企业在全球市场份额争夺战中节节败退。根据SNEResearch公布的2022年1—11月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车排行数据,全球电动汽车电池总装车量为446.0GWh,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分别以165.7GWh和60.6GWh位列前两位,二者的市占率加总为50.7%。
三家韩国企业LG新能源、三星SDI和SKOn的市占率则从30.5%下降到了23.1%。LG新能源电池总装车量为54.8GWh,不仅将第二的位置拱手相让给比亚迪,市占率也从2021年的19.6%下降至12.3%。
然而,在中国以外的海外市场份额上,韩国电池企业仍然占据“老本”优势。据SNEResearch统计,2022年1至9月,中国以外的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车量排名中,LG新能源以43.7GWh的装车量,名列第一,市场份额为30.1%。宁德时代以27.4GWh与日本松下并列第二,市场份额为18.9%。
1-10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为390.4GWh,同比上涨75.4%,其中宁德时代为137.7GWh,同比增长98.6%,LG新能源为53.7GWh,同比增长16.1%位列第二,与排名第三的比亚迪差距缩小至2.2GWh,而后者同比增速为171.4%至51.5GWh。其后分别为松下、SKon、三星SDI、中创新航、国轩高科、欣旺达、亿纬锂能,中国企业占据6席。中国企业除宁德时代外,都呈现出了三位数的高增长势头。而韩国3家公司虽然增长稳定,但同比从31.7%下降到24.8%,下降了6.9%。具体看,SK-On销量稳定,如现代Ionic5、起亚EV6,以及Ionic6的推出,进一步扩大了增长势头。奥迪、宝马i4、FIAT500等带动了三星SDI增长。大众ID.4、福特MustangMach-E的销售好转,对LG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是相对于韩国而言,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是有劣势的,在大环境中,各个发达国家对于中国的态度并不友好,所以很难开展非常全面的合作。所以在海外市场中,韩国电池企业的表现也整体优于中国企业,韩国三家公司的电池市占率达到56.0%。
不仅如此,韩国电池厂商的杀手锏还有,能够凭借诸多优势,在未来电动汽车新增市场广阔的北美地区,和众多车企合资建厂,实现产能本土化落地。例如,LG新能源相继与通用、Stellantis、本田等车企成立合资公司,在北美设立电池工厂。三星SDI与Stellantis合作在美国当地设立工厂,最近还在加强与宝马的合作;SKOn正与现代汽车、福特汽车进行合作,在美国建设合资工厂。
而且楼下说的对,首先订单积压就很搞笑,积压一般都是说滞销才导致的积压,一般是说库存积压,订单积压是什么鬼。另外中国电动车销量占全球超过一半,基本没用韩国电池,韩国电池积压5.5万亿订单,那国产电池得积压多少?电动车领域中国单挑全球也不在话下。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