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有没有能力和水平,就体现在“度”的把握上。什么是度?度是质和量统一的范畴,是事物保持其质量的界限、幅度和范畴。度也是一个哲学范畴,把握了事物的度也就是掌握了人生的辩证法哲学观,一个人脑子里有了哲学观,看问题和处理事物就会得体;把握好了度,既是一个人水平和能力的体现;也是一个人的自律的品质。

人生活在社会现实之中,是人就要与家庭和社会打交道,一个人要学习、要工作,要成家、要立业、要交友、要处事等,这些都离不开度的把握,不然,就难搞好学习和工作,也难与他人和睦相处。

人生一辈子,看起来忙忙碌碌,可谓是千头万绪,其实,人生也很简单明了,人生就是两件事,做人与做事。先说做人,做人有了“底线“,就是把握好了度,这个底线就是做人要有德,人生有德才有得,一个人要记住了“德”字,做一个有品质的人,有修养的人,这个人便会有作为。

人做好了,再说做事,做事的度就是把握好分寸,这个分寸就是保持定力,做好本职内的事情,认认真真,勤勤恳恳,不打折扣,有了好此精神,就能将事情做好,成为一个最好的自己。

在商品经济时代,各种诱惑有很多,做人没有了底线,便会走上邪路上去。做事没有分寸,便会胡高胡低,这样将事情也就做不到位,也做不好。

一个厨师要做好一桌菜,要使众人满意,就是把握好了度,做到咸淡相宜,酸辣有度,能够照顾众人的口味。假如厨师做的一桌菜全是辣的、咸的,这就是没有把握好度,把握好度是一种能力。

一篇好文章,不仅需要把事情讲清楚,还得有文采,文章既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长了没有人看;短了又不能将事情讲清楚,这就是度的把握。在现实中,有的人写的文章很长,以为能写出长文章就是水平,这是一种偏见。

哲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度也在我们的身边,度体现的是一个人的水平和能力,体现的是一个人修养和素质,人活着就要与人交流,与人说话,说话的水平也体现度的把握上,话说得太长,别人就不愿意听;话太短了,给人以木讷之感,肚里“没有货”,做到适度的就是水平,这个适度是经过长期修炼出来的。

做人做事都能体现在一个”度“字上,做事有人求快,有人则求慢,最好的就是适度,这就是一个人水平和能力。有个成语叫欲速则不达,指一味的图快,反而达不到目的。做事,谁不想图快呢?可快了就难以保持做事的质量,没有质量也就没有”数量“。但做事又不能做得太慢,慢了就增加了成本。

可见,一个人做事要把握的度是快与慢之间,要快慢适度,要靠谱,做事失去了度,就是不靠谱。把握度是一种水平,一种能力,是从长期的学习、磨砺、修炼中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