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祿,字天爵,高氏族九世 ,系宁晋县曹伍疃村人(古唐城)。
清康熙十八年版《宁晋县志》卷之七 ,人物下,第六页载有《九代禄公阴德志》 。其曰 :公明嘉隆间 , 结庐于市。有客携百金置几上 ,偶他出 ,及归,亡金 ,询之?惟有某者至去 ,尚未远 ,客追之,将及 。公闻急呼客曰:金在此 ,客索还 ,无金,恚甚 !公谓曰 :适尔追及者 ,名家子也 。倘偶匿君金,搜出 ,名节既坏 ,必愧且死。奈何以有限之金倾人性命。如搜无金 ,君不陷诬良之祸耶 !予愿代倘 ,客不可 ,公竟变产偿之。 其厚德若此 ,公之孙皆仕至御史、太常、 大理济济不乏, 识者以为阴德之报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禄以耆德宾东序故称乡饮公 。 年少聪慧 ,学书虽不名, 然儒生气节,修养,品位,格次尽为其天性也。其遇人赤诚忠心,态度严正 ,助人为乐 ,不用人们过多的求助 ,便义气勃发, 倾囊相助,从不吝啬。邑人王姓者,于庐市百金置几上 ,某甲过往而窈之以去 ,王追之及至 ,甲不得脱,神色苍黄,公见之而心了然 , 急切阻止。而王捶胸愤呼 ,他窈我金,怎能放他逃走。然公缓而对王说道 :我固然知道 ,我和他素不相识,但在这大庭广众之下 ,一旦搜出,他面子全无 , 必死无疑 。我不忍心以百金去杀死一个人,故我愿如数代偿。后来公亡故后 ,每至年正月初一 日,某甲必来,愽颈恸哭 ,痛至心靡!良久才归。
公过去常有事前往京师,一次见两人在大街相拥而哭 ,样子痛不于生 ,引起很多人围观,公立刻前去询问得知 ,是樊某父子二人来京办事 , 须有三金方能入得门内 ,而自己现在身无分文。公立即拿出五十两一锭的银子交于使用,围观者大骇! 樊某跪拜,问公姓名, 公曰:问姓名何用? 樊曰:異曰相报矣!公笑曰:我可怜你一时困难相赠, 谁图你回报!随不告而去。
又有本县素邱村吴某 , 是公内姻亲也 。 有三个女儿 ,长女已婚 ,二女、三女已长大成人 , 而因两夫婿家贫无力完婚。 公召其内兄,问曰:你告知他二人选择吉日吧,我为他们各出钱二十缗,(每缗合铜钱一千文 )结婚使用。两性夫家大喜,园满完婚 !当时是嘉靖三十九年 ,岁次庚申 。(公元1560年 )
公以田宅之收入 ,帮之急需,救人之饭食 。自己的财产也随之日增。常嘱咐家人 ,不要去用多少钱而赢利赚钱。如他人去用钱赎人之女, 帮人之孤 ,解人之危,就是把咱自己搞穷了,也不去对别人殚述,这才是上德不德!公确实做到了。
自奉廉俭,夏葛冬褐,赤日炎炎 ,公只持一把油纸扇。有人讥讽说 ,一把扇子不值几文钱 ,何去珍惜 !公曰 , 扇子,我们需要的是风 ,不需要它的美观!公对自己向来就是这样节俭 ,而挥金济人从不吝啬!这和那些口厌粱肉 ,身厌绮纨 ,腰缠万贯, 一毛不拔,失一点小利便啼号颠踣之徒是多么的鲜明对照!
公生二子,伯抨仲拱.抨子六,拱子二 ,长即大理公凌烟。大理公子三,长太常寺少卿推;次监察御史捷.;季武举拔。公其孙去奢、去靡等十余人。
故曰:公约己裕人,内外崭崭。治家严穆 ,种德积善 。义气勃发,仁心蔼然。德醇善精,昭格地天。天道张弓,振振起显!
曹伍疃村高长青
二O二三年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