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元宵节,突然看到有些人称“元宵节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不禁哑然!
先上观点:元宵节并不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只不过因为看花灯、猜灯谜、舞龙舞狮等民俗活动,前来观看的人很多,自然有不少少男少女在此约会罢了。下面,从元宵节的来历,及被误以为是情人节的原因等两个方面来谈元宵节的文化含义:
一,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元宵节的起源,主要有以下三个
一是庆祝平定诸吕,有祈求天下平安之意。汉朝初年,高祖刘邦死后,刘盈登基为汉惠帝。但刘盈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在吕后(吕雉)手中,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垂帘听政。刘盈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逐渐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因惧怕吕后残暴敢怒不敢言。吕后病死后,诸吕害怕秋后算账遭到伤害和排挤,而惶惶不可终日。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襄耳中,刘襄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等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的职务,诸吕不分男女老幼全部被处死,吕氏集团彻底被消灭。
而周勃勘平诸吕之乱的时间,恰恰就是正月十五,所以,汉文帝为庆祝平定诸吕之乱,恢复国家和平,每逢此夜,汉文帝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所以,正月十五就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
二是祭拜道教仙师,有乞求天官赐福之意。元宵节还有起源于道教的“三元”的说法; 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上元节的由来,《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后来有“三元开泰”之说)。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
这样,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所以,为了祈求天官赐福,上元节需要燃灯,这也就是“元宵灯会”的文化渊源。
三是对火神的崇拜,有祈祷丰收的含义。中国是农业社会,古代虫害、兽害为祸尤烈,但虫兽都怕火,所以,为了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古代民众在乡间田野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由此可知,元宵节的三个来源,与情人节毫无关联。那么,为什么元宵节又会被人误以为是“古代的情人节”呢?
二、元宵节被误以为是情人节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受文人墨客诗词和传统戏剧的影响。说起元宵节,稍有文学常识的人,马上会想到宋代文学家、诗人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生查子·元夕
短短数十字,言语浅近,情调哀婉,用“去年元夜”与“今年元夜”两幅元夜图景对比,展现相同节日里的不同情思,仿佛影视中的蒙太奇效果,将不同时空的场景贯穿起来,写出一位女子悲戚的爱情故事。
还有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又名《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特别是最后一句“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更是成为了爱情的经典绝唱。
另外,元宵节被误认为是情人节,还有一些传统戏曲的功劳。比如,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所以,说元宵节被一些人误以为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二是由于礼教大防,古代男女相见的机会不多,元宵节为青年男女相见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众所周知,自儒家兴起之后,特别是宋明理学之后,古代男女特别是青年男女之间,很难见面,绝大多数女子不能抛头露面,只能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男女结合,基本上都属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恋爱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而元宵节则不一样,一般情况下,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元宵灯会不一样,皇帝贵族,达官贵人和平民百姓,男女老少,都外出赏灯游玩,年轻的女孩纸自然也可以结伴出来游玩,青年男女也就有了见面的机会,甚至有丑小鸭遇到白马王子的机会。所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相见、相识甚至相亲相爱的机会,元宵节赏花灯逐渐成了一个“相亲的平台”,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
三是一些商家为了营销,故意制造的噱头,其本质上毫无文化学根据。
现代经济学的大数据显示,最好赚的钱,是三类人:老人、女人和儿童。为了赚女人的钱,一些商家为了营销,刻意制造元宵节就是中国传统情人节的噱头,不过是借此掏空男人的腰包罢了。但客观上说,这种营销手段,也刺激了经济的增长。
总之,从民俗文化的意义上来说,元宵节绝非中国古代的情人节,只不过,元宵灯会因为人多,客观上为“情人约会”提供了机会罢了。否则,按照这个逻辑,端午节看龙舟也有很多人,也有情人借此约会,那是否意味着端午节也是情人节呢?现在春节期间,很多年轻人都会被强迫“相亲”,那是否意味着春节也是情人节呢?
事实上,中古国代确实有情人节,但一般都将牛郎织女相会的“七夕”定位为中国古代情人节。另外,在一些民族地区,也有将三月初三定为情人节的说法,比如壮族,多于三月三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为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提供机会。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