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恃有战功,拒不接受组织任命,一纸处分后幡然醒悟,终成开国将军

他11岁就在煤厂打工,一干就是6年,这6年悲惨的经历,让他决心参加红军,走革命道路,可是在革命道路中,他却遇到了一个坎,他自恃有战功,拒不接受组织任命,非要上前线打仗,遭到一纸处分,最终成为开国中将

他就是丁秋生。丁秋生,1913年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县一户贫苦人家,父亲一直下落不明,为了生存,他和母亲背井离乡,从湖南湘乡县莲花桥乡逃荒到江西安源。11岁时,丁秋生便成了安源煤矿六方井的一名童工。

年幼的丁秋生拖着瘦弱的身体,在直不起腰、抬不起头的巷道里,借着暗淡的小煤油灯光拉煤,有时一天要干12小时的力气活,他的身上、腿上经常被煤块碰得青一块、紫一块。吃不饱,穿不暖,而且随时还冒着瓦斯爆炸的风险,丁秋生这一干就是6年。

这6年悲惨的经历,让丁秋生意识到这就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压榨,他决定参加红军,走上革命的道路。1930年,丁秋生和一千名煤矿工人一起参加了红军,他因能吃苦,善于沟通,很受首长看重。

1937年,丁秋生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不过,学习还未结束,一纸任命却让丁秋生陷入了矛盾当中。原来上级领导让丁秋生到军委工程学校担任政治委员。然而,丁秋生一心想到前线打仗,不想到学校当老师。

时任后方留守兵团政治部主任的谭政,他和丁秋生是老乡,他知道丁秋生的想法,亲自来做他的思想工作,“你是老同志了,应该清楚这样违抗命令是犯错误,会受到组织上处分的。”丁秋生仍坚持要上前线,他说:“处分我也不去!”谭政仍不放弃,又做了他两次思想工作,可丁秋生执意要上前线。

令丁秋生意外的是,他真的等来了一纸处分,原来谭政把事情报告给了军委,军委领导对丁秋生不服从命令非常生气,取消了丁秋生工程学校政委的任命,还把他“发配”到兵团政治部机关巡视团,当了一名巡视员。

巡视员的这段生活,让丁秋生思考了很多,他幡然醒悟,自己因为骄傲自满,个人膨胀,自恃有功,一意孤行,把个人愿望凌驾于党组织决定之上,违背了入党时“服从纪律”的誓言。丁秋生如同浴火重生,开始了一次思想涅槃。

这次处分,并没有影响领导对他的信任。1941年8月,丁秋生终于实现上前线的愿望,他奉命带一支近百人的干部队,由延安奔赴山东战场,坚持敌后抗战。

解放战争期间,丁秋生先后担任山东野战军第八师政委、华东野战军第三纵政委、第三野战军第二十二军政委。建国后他先后担任七兵团政治部主任、浙江军区副政委、南京军区党委常委等。1955年,丁秋生被授予中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