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强大取决于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公平的教育制度、科学的教育模式、合理的学科配置都是构成教育体系的关键内核。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充分反哺,全国的义务教育得到充分普及,学校的学科配分也更加合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前些年很多父母都能有时间辅导孩子的家庭作业,但是现在大多父母都没有多少时间辅导孩子学习。针对这种情况教育部发布通知,从3月1后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推行5+2模式,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什么是“5+2”模式

教育部根据目前很多父母缺乏时间,辅导孩子学习困难的情况,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更加高效的完成家庭作业,在义务教育阶段推出了一项全新教学模式。希望通过学校的课后延伸服务能够减轻家长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丰厚学生课后生活,充分落实素质教育的开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2”中的“5”是指周一到周五5天,“2”是指每天2小时。具体内容就是要求学校在每周一到周五放学后为学生提供2小时的课后延时服务,有条件的学校尽量将课后延时与家长们的上下班时间形成衔接。

在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仍然是教学目的和核心,一切学习设计要围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开展。所以“5+2”模式的课后延时服务,学校不仅要帮助家长完成家庭作业的辅导工作,更要适度开展其他团体活动项目,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2”模式教育在前两年已经提出,有些地区可能已经正在执行。但是由于各地学校的实际困难,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并未统一开始执行。不过根据教育部最新的通知要求,从3月1日开始所有中小学就要开始严格执行“5+2”模式。

二、“5+2”模式的意义

首先需要肯定的一点是,任何教育模式的改革或是探索都是为了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所以“5+2”的初心一定是为了孩子的教育能够得到充分保障,孩子的课后生活能够更加丰富多元,从而真正做到每个孩子全面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解放家长

现阶段许多家庭由于父母工作繁忙,每天都是早出晚归的。上下班时间正好与孩子每天上下学时间发生冲突,尤其是下班较晚的家长,根本没有时间去接孩子回家。所以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根本没有时间辅导孩子的家庭作业。

学校实行延时服务后,孩子们能够在学校更加高效的完成家庭作业,而父母可以更加安心的上班不用经常请假去接孩子放学。所以课后延时既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又提升孩子们的学习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促进全面发展

现在孩子们放学回家后,很多家长就把电视或手机作为奖励,在孩子们完成作业后允许他们看动画片或打游戏。除此之外,由于很多父母下班较晚,不少孩子自己回家后会偷看手机、电视。经常沉迷于这些电子产品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还不利于综合素质提升。

5+2”模式中的延时托管服务并不只是要求学校帮助家长辅导学生作业那么简单,更是要求学校设定全面科学的学习规划。既要夯实文化知识的基础,又要努力拓展孩子的校园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团体活动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通过多学科多种类的学习与活动安排,既丰富孩子的课后生活,培养孩子更多的兴趣爱好,又避免学生沉迷于手机游戏等电子产品之中,从而促进学生们全面发展。

3、提升学习效率

课后通过学校和老师的延时管理,让学生在学校更加集中高效的完成课后作业。既提升学生课后作业的效率和速度,又能让孩子们在遇到知识盲区时第一时间寻找老师或同学帮助,从而实现学生高效高质的完成作业,对当天所学知识点的印象更加深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教育部要求3月1日以后义务教务阶段全部实行“5+2”模式是从孩子当下课后学习难点出发,着力解决学生课后学习缺乏家长辅导和课后生活单调枯燥的两大核心问题。随着“5+2”模式的推广,家长们教育孩子更加省心,也许还会促进更多的家庭再生二胎三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