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关ChatGPT的多个话题登上热搜,引网友热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聊天机器人ChatGPT在去年11月30日发布后的5天时间里,收获了100万用户;推出仅仅2个月,月活跃用户就成功过亿,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者应用程序。会编程、能写诗、还能和人对话,甚至还可以帮忙写论文,ChatGPT在社交媒体上的热度与日俱增。

最近,甚至有网友利用ChatGPT生成了“胡锡进语录”,这文笔,不说还真看不出来是AI写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AI版“胡锡进语录”火了之后,老胡也是立马发文回应,字里行间隐隐透露着对AI的一丝不服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神通广大的ChatGPT

到底什么来头?

最近火热的ChatGPT,是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开发的一种全新聊天机器人模型它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并协助人类完成一系列任务。

这款AI语言模型,让撰写邮件、论文、脚本,制定商业提案,创作诗歌、故事,甚至敲代码、检查程序错误都变得易如反掌。

不少和ChatGPT“聊过天”的网友纷纷感叹,“只有你想不到,没有ChatGPT办不成的”。上线仅仅两个月,ChatGPT的活跃用户就突破一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微软还宣布将对OpenAI进行高达数十亿美元的投资,借此来发展人工智能应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斯克称好吓人

比尔·盖茨喜欢用它写诗

据悉,一向高调的马斯克在使用ChatGPT后的感受则是“好到吓人”,甚至断言,“我们离强大到危险的AI不远了。”此外,比尔·盖茨在接受《福布斯》采访时称,ChatGPT以及过去一年人工智能领域的所有进展感到兴奋。他强调了人工智能驱动技术的一些潜在用例,比如可以成为“内城区学生的数学辅导老师”,或者“为部分缺乏条件的人提供医疗建议”。盖茨还提及他最喜欢用ChatGPT和朋友们一起写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ChatGPT爆火

谷歌、苹果都慌了

当地时间2月6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宣布将推出名为“Bard”的AI(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服务以及更多的人工智能项目,以应对竞争对手微软所引领的新计算浪潮。

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6日在其博客中发文介绍,Bard是基于对话应用语言模型(LaMDA)的实验性人工智能程序,目前已经开展测试,并在几周内向公众开放。

皮查伊写道,“Bard寻求将世界知识的广度与谷歌大型语言模型的力量、智慧和创造力相结合。它利用来自网络的信息提供最新的、高质量的回复。”他还强调,他希望谷歌的人工智能服务“大胆而负责”,但没有详细说明如何阻止Bard分享有害或滥用内容。

就在当天,彭博社记者马克·古尔曼(Mark Gurman)在社交网络上发帖称,苹果将于下周举行年度内部AI峰会。它就像AI届的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但仅限于苹果员工。

古尔曼没有爆料这次苹果内部AI峰会的具体内容,但表示这次苹果的内部发布会将在苹果总部的史蒂夫·乔布斯剧院举行,现场活动也将向员工直播。所以,基本上是苹果在新冠疫情之前举办媒体活动的方式。

ChatGPT火了以后,给谷歌和苹果等科技公司带来了很大压力。ChatGPT对苹果的压力显而易见,有分析认为,苹果原本的语音智能服务Siri被“碾压”了,苹果需要有与ChatGPT相竞争的下一代产品。

百度也加入“战局”

官宣“文心一言”项目

日前,百度版ChatGPT项目“文心一言”(英文名ERNIEBot)也已官宣,预计三月完成内测,即将向公众开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官方表示,百度在AI领域深耕数十年,拥有产业级知识增强文心大模型ERNIE,具备跨模态、跨语言的深度语义理解与生成能力,“ChatGPT相关技术,百度都有”。

去年9月,百度CEO李彦宏在公开发言中提出判断,认为人工智能发展在“技术层面和商业应用层面,都有方向性改变”。业界推测,百度自当时起就已经开始了开发文心一言。

据了解,与ChatGPT相关技术百度此前都有布局。人工智能主要包含四层架构,包括底层芯片、深度学习框架、大模型以及最上层的搜索等应用方面,文心一言位于模型层。在人工智能领域深耕多年,其产业级知识增强大模型文心ERNIE具备跨模态、跨语言的深度语义理解与生成能力。

人工智能

会抢谁的“饭碗”?

有人问,人工智能都学会内容创作了,画家、作家、翻译、记者这类以内容创作为主的职业,将来是否都会消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看起来并非杞人忧天,去年美国科罗拉多州博览会举办一项绘画比赛,数字艺术类别的一等奖获奖作品《太空歌剧院》就是一名游戏设计师使用AI工具生成的画作。但人们也不必过于担心,AI技术目前尚不成熟,在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形式的内容创作中存在明显的机械性问题,常常出错,还离不开人类的创意和把关。前述获奖画作就经过了设计师的反复调整、筛选,人类在其中付出了约80小时的脑力劳动。

因此,对于一名务实的内容创作者来说,与其担心人工智能抢饭碗,还不如学会使用AI技术应用工具,让AI助手把自己从繁琐枯燥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将自己个性化的创造力锤炼成真正的市场竞争优势。

小编:T-800 综合极目新闻、光明网、新浪微博

因严重亏损,玉林客运中心将终止经营!你有多久,没去过客运站了?

“强震相当于130颗原子弹爆炸!”已致两国超3700人遇难

天寒地冻失联5天!搜救范围扩大,市民称在广西这地方见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