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技以偷懒为本——索尼a7R5冬日测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科技以偷懒为本——索尼a7R5冬日测试

原来这么毒

第95集

索尼a7R5>

冬日实拍测试 >

哈喽,大家兔年好!

我可能是全球最晚一个拿到索尼a7R5的up主!不过,好在终于在圣诞节之前到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我就带着它去蒙特利尔、魁北克等很多地方看雪景,去体验一下圣诞节的气氛,顺便做一下实战测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测试的重点在基于Ai智能芯片的AF系统、新的翻转屏、8级五轴防抖、对焦包围功能、新像素转换功能以及视频方面的能力等方面。

当然,画质部分也是我们所关心的。相信无论是平面摄影师还是视频摄像师,都会对这台相机挺感兴趣的。

另外,a7R5与a74、a1之间该怎么选?a7R4的用户要不要升级?应该也有人会有纠结。直接开始吧!

壹 .

SONY a7r5 设计更合理

01

外观进化 .

刚拿到手时的第一感觉是机身比以往的机型要更厚了一点点,虽然不多,但手会告诉我,微单在慢慢膨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变厚是不是问题,要看这样的改变对用户有没有价值。

在外观设计上,比较吸引我的是与a74一样的双层拍摄模式转盘,以及全新的4轴多角度翻转屏设计。

与a74一样的双层拍摄模式转盘是我非常喜欢的设计,这点我在a74的测评里就已经大加表扬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不多说了,你摸到立刻就能心领神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机身按键布局与a7S3、a74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键的力反馈好像也比以前的机型有更大的阻尼感,手感更直接,尤其是戴着手套也能有很好的按键反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索尼很有意思的是让LCD这个部分向外鼓出来一点,但是机身底部的尺寸和形状并没有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在a7R4、a7S3、a74、a1上用的竖拍手柄——VG-C4EM也完全兼容a7R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包括第三方的L型快装板、兔笼之类的附件也完全可以继续用,这个很良心,又可以省下一笔!

02

4轴多角度翻转屏 .

这次的翻转屏设计,可以说是结合了索尼a7R4、a1上最传统的上下翻动式结构和a7S3、a74之类横向打开再翻动这两种结构的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变成了既可以直接上下翻动,又可以横向展开再上下翻动,还可以向外拉出来。解决了传统结构低角度竖拍没法顺利取景的问题,同时也是a74、a7s3的进化版结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设计的合理性在于,我们需要拍横构图时,无论是照片还是视频,只需要上下翻动显示屏就可以了,比起a7S3这种横向展开再旋转的操作要更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拍摄竖构图时,侧翻展开后也能解决高低角度的取景问题。

另外,这个结构也改变了像a7S3之类的机身上插了HDMI线或麦克风音频线之后,翻转屏与之打架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么一来,虽然在LCD这个部分要比a7R4厚一点,但真的是解决了很多取景方面的问题。

这块LCD尺寸也发生了改变,从a7R4上的3英寸变大到了3.2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CD像素是209万像素,比a7R4a上的235万像素少上一点,密度也会低一些,但总体的显示效果上看清晰、流畅,在大太阳底下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触屏操作在低温下成功率也比较高,哪怕戴着手套操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移动对焦点、触摸板以及触摸跟踪功能之外,现在增加了触摸面板设置,在屏幕上做上划的操作就可以打开fn设置,这太方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设置完,下划,隐藏菜单即可,总之多一个操作方式的选择。

相机的菜单采用了新的布局结构,不仅仅是a7S3和a1的结构式样,还增加了主页这个新增的页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显示了拍摄常用的参数,调节也很简单,光标移到想调整的参数上,点击进入就可以调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个页面上,你只需要用方向摇杆就可以完成多达14项参数的设置,这个太方便了!

以前大家经常会抱怨按键太多、太复杂,经常想不起来某个功能在菜单什么地方......现在一个主页菜单解决所有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还把四向转盘的下方向键设定成‘快速调出主页菜单’的快捷键,这样操作超快的,推荐给你!

现在再回过头看a7R4的菜单,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防尘防潮 .

在魁北克老城的气温是-10度左右,没有机会经受更低气温的考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拍了大约2个多小时,电池耗电很稳定,还有50%。总之这个温度下没有什么需要特别担心的地方,这几乎是从索尼3代机开始的常规能力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机身的防尘防潮能力得到了考验,经常淋雪,很快在机身上结冰。用手抹掉,拿气吹一下就ok。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干不了糙活的相机不是好相机,对吧?

相机也增加了关机后快门叶片关闭的功能,这对下雪天换镜头可真是又增加了友好度,免得雪花直接落到CMOS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机还加强了抖CMOS除灰的能力,CMOS前的滤镜可以以高频次的频率振动,来抖落滤镜表面的灰尘和颗粒。

效果体验不明显,反正就是没被有灰困扰到,也许以后在灰大的环境里换镜头才有更明显的感觉。

贰 .

功能更强大

01

Ai智能AF系统 .

如果说外观方面是在一点点自我修正自我进化的话,那么在功能方面可以说是有几个跃进式的突变。

这次在功能上最吸引我的那肯定是基于Ai智能芯片的AF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7R5采用了基于深度学习的Ai智能芯片,具备主体识别功能,可识别的主体种类从以往机型的人、人脸、人眼、动物和鸟扩展到车辆、飞机、昆虫等更多的类别,并且对人的身体姿态也有更好的识别跟踪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焦系统配备了693个相位对焦点,覆盖79%的取景范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对于a7R4这两个指标,分别是567个和74%。

我在各种场合下做了一系列的对焦测试,我相信现实拍摄中,你可能也会碰到类似的场景:人物姿态、人脸识别、人眼的眼部对焦,这些应该没什么悬念,了解索尼相机的朋友应该很熟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戴帽子,脸露出很小范围,ok!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手挡着脸,ok!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戴着墨镜,ok!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天黑特别暗的环境下,我换上了50mmF1.2GM这支镜头,它的超大光圈以及在F1.2光圈下依然能输出极其锐利的画质。

在这种昏暗的环境里,模特背对着镜头,相机先识别,并且在人物转身的同时就开始找脸的位置,等眼睛一露出来,焦点就已经对在眼睛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识别能力,识别速度,真的都非常完美。移动对焦点这件事情,在拍人像时,真的是可以省下了。

我们在魁北克城滑轮胎,要坐在轮胎上从高高的雪坡上滑下来。人一边向下高速前进,还会不规则地旋转或碰撞,其实还蛮考验对焦能力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段录屏里可以看到,当人物离得比较远时,相机激活的是广域对焦点,它的逻辑是找离相机近的物体对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人物靠近一些,开始识别人体姿态,等人脸变得更大一点,开始对人脸甚至人眼进行识别和跟踪对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这时候人脸在画面里的面积还是非常小的。要知道,这个距离太远,我甚至直接开启了aps裁切模式,所以这人脸的所占的比例其实就更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脸登记,用户可以用于各种采访或者人多的视频拍摄场景,焦点只会牢牢锁定在登记的人脸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选择仅需要的主体类型,例如在户外或者街道上仅选择人像,焦点不会因为突然出现的车辆而移动了焦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我又到了Parc Omega动物园,在这里有机会看到鹿、野牛、北极狐、野猪、狼、熊、秃鹫、白头鹰等的动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进门就碰到很多不同种类的鹿在拦路'抢劫',我们只能乖乖交出胡萝卜,才放我们一条生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鹿的眼睛特别大,靠得又近,对焦没啥难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天雾特别大,离得十几米的地方就只能看到动物的轮廓,这时候我的凡夫俗眼是不太能看清动物们的面部细节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是那野猪,身体黑乎乎的,我根本看不见它的眼睛在哪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7R5能够在它低头的时候识别出是动物的身体,在抬头的时候准确地找到眼睛的位置对焦。这点实在是太稳了!

远处的北美水牛,缓缓走过来的时候,我还真以为是一块岩石在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团黑的东西,从哪儿能看出来是动物了?我真的有点好奇a7R5的算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可惜现在冬天拍不到昆虫,这一项我就测不到了。南方的朋友可以帮我试试,留言告诉我效果好不好。

车辆识别功能太简单了,远没有人物和动物识别来得复杂,这里我就不多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有意思的问题来了:马车,它到底是算动物还是车?这是个考验对吧?!

我特意来到了一个德国后裔居住的小镇,这里还保留着用马车作为交通工具的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明显,拍马车正面的时候,主体识别设定成‘动物’是有效的。设定成车,完全不识别马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拍马车背面,主体识别设定成‘车’才有效,动物不识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拍侧面,设定成动物有效,车无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有意思的结果对不对?

其实我在想一个问题,目前的主体识别种类越来越丰富了,也确实带来了更加精准的识别率、对焦的准确度、以及跟焦的稳定性,这是技术上的一大进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拍摄的时候你得“先选择好主体”,相机才能给你一个特别精准的对焦。

一旦你没有选对主体,或临时出现个意料之外的种类的主体,选择主体这个操作是有点手忙脚乱的,来不及去先做切换主体这个动作的。

如果Ai更聪明一些,识别主体这件事情能够由相机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判断,那就更好了。摄影师要确定的只是选择主体是哪个,至于怎么识别,怎么对焦,对焦对在哪里,相机自己搞定。

当然,这里面需要很多复杂的算法以及和摄影师约定一些优先级,才会可能有更好地处理庞大的对焦信息。

如果碰到一些例外的情况,比如细小的主体,很难识别的主体,再切换成最传统的单点对焦去解决。如果真有这样一天,那对焦的操作真的是可以更加智能化了。

偷懒使科技进步,更偷懒使科技更进步,不是吗!

02

连拍及缓存 .

说了这么多对焦,还是得要有连拍速度和缓存写入速度来配合支撑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7R5增加了CFexpress TYPE A卡双卡槽,比a74的单卡槽显然给出的诚意更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卡仓盖解锁方式也与a1、a7S3、a74一样,方便牢靠。

同时具备最高10fps的连拍速度,如果使用CFExpress Type A卡,官方数据是可以在此速度下,一次连拍不卡顿:

  • 583张有损压缩RAW格式照片

  • 1000张以上的JPEG照片

我自己实测,要达到10fps这个速度需要使用有损压缩的RAW或JPEG格式。如果使用不压缩RAW格式,一次连拍不卡顿:

  • 135张未压缩RAW格式照片

  • 547张无损压缩RAW格式照片

CFa卡,是解放索尼相机性能的关键。

03

对焦包围功能 .

有关对焦,还有一个我非常关心的功能,就是「对焦包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功能可以自动调整对焦点,拍一系列照片,方便我们通过景深合成的方式获得非常大的景深效果。这个功能在拍摄产品广告、风光的时候具有一定的便利性。

不过有些人向我反映说怎么不能机内合成?

我想你们是不是对这个合成时的数据量想得太简单了?踏踏实实进电脑合成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机有2种对焦包围的方式:

  • 0→+

    从对焦点开始到无穷远

  • 从对焦点开始,前后再各拍一张

我们先来看第一种:选择起始的对焦点,结束的对焦距离是无穷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般会把拍摄张数设到比较大的数字,当对焦达到无穷远时,即使还没达到设定的拍摄张数,拍摄也会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点对风光摄影会很有帮助。

我就把最近需要清晰的地方设为起始点,然后让相机一点点拍到无穷远也清楚。焦点移动的间隔步长是个相对值,和镜头焦距、对焦距离都有关系。这里面多多少少有些不可预见的地方,只能试拍。

  • 从对焦点开始,前后再各拍一张

第二种对焦包围顺序是“在对焦点前后再各拍一张,一共是三张。”不需要无穷远对焦,只是起始和结束就变得有点无法判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以拍风光常用的16mm为例,拍风光用F8-11的光圈,基本上从1米开始到无穷远都清楚,只需要拍摄2-3张即可,也不是很夸张的数据量。

我个人的感受,拍静物的时候,这个功能更有用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静物尤其是用微距镜头拍摄,常常需要用到几十张甚至上千张的照片去做景深合成。那么繁琐的工作,有全自动的功能去操作,当然是省事很多。

这里的科技进步,是把手动切换对焦点这个步骤给省去了。

如果是让用户自己可以设定起始和结束两个对焦点,然后相机自己去根据设定的光圈值和镜头焦距去算要拍多少张,我相信对产品摄影来说,会更加偷懒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合成的步骤在电脑上进行,如果合成张数多的话,一般的电脑可能真的还撑不住这么大的数据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张车模的照片大约用了50张照片,我的电脑第一次感到了力不从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新像素转换功能 .

像素转换功能大家并不陌生,但用的人不多,原因很简单,以往的该功能对环境的限制条件太苛刻了,要求画面里不能有任何会发生位移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拍风光,云动了,风吹草动树叶晃,流水瀑布之类的通通不行。它最适合的就是拍建筑拍静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次,在a7R5上面,最强的改进就是容许微小的位移,它的实用性也就大大增加了。

合成需要通过索尼官方的3.5版本的Imaging Edge Desktop软件来进行,最大可以输出2.408亿像素的超大文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宽边的像素数是19008x12672像素,是不是很惊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不一定会去买一台昂贵的一亿像素的中画幅相机,但依然可以用负担得起的a7R5输出两亿像素的超大照片文件。

不过很可惜,最后的结果有点翻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觉得最大的原因是拍摄时在下小雪,这个合成起来难度就太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烟囱里冒出的烟也产生了条纹,说明这个级别的位移量对像素转换合成来说超出了范围。

后来我在相对比较静态的场景中又拍摄了一组,用16张合成2.4亿像素的照片、以及用4张合成一张清晰度超级高的照片,效果非常理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是,像素转换这个功能对环境的要求依然非常苛刻。

叁 .

a7R5

画质表现

很多人有疑问,a7R5和上一代的a7R4都用的是同一块6100万像素的CMOS,画质是不是完全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官方的说明提到:新的双BIONZ XR影像处理器提升8倍性能,获得精准的曝光和色彩还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机身前部的IR传感器、AI智能芯片都有助于在光照不足环境下获得更准确的白平衡。

01

静态照片部分 .

在实拍时,加拿大的冬天确实整天都有种“快到黄昏”的感觉,拍啥都感觉是在“光照不足”的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次拍摄的照片来看,在低照度,低感光度下,相机依然有很高的画质表现。

放大后截图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放大后截图效果

一些弱光下建筑的细节、背光处树木上积雪的质感,混合光源下人物的肤色,都让人印象深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放大后截图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放大后截图效果

这次大部分照片都是使用「自动白平衡」来拍摄的,白平衡优先级为: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的来说,白平衡的表现是比较正的,配合上新的测光计算,感觉发色比较沉稳。

02

创意外观 .

A7R5沿用了从a1、a7S3时代开始的一套新的创意外观,也就是色彩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熟悉我节目的朋友一定知道,我最喜欢的还是那个in风格,有种负片的柔和感。

机内自带的‘’褪色效果,让魁北克老城一下子有了更多的故事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8级五轴防抖 .

面对弱光,我们的解决方案有三种:低感光度+三脚架、高感光度+手持拍摄、中低感光度+防抖+手持拍摄,这三种各有利弊,各有应用场景。

  • 低感光度+三脚架

拍风光夜景,用第一种画质最高,但不能定格移动的主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补充一点,a7R5首次加入了超过30秒的曝光时间设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往超过30秒的曝光需要用B门进行操作,一般需要用到快门线,按一下开始曝光,再按一下结束曝光,中间还得掐表看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现在,可以直接在菜单里设定曝光的时间,特别适合一些超长时间曝光的风光摄影题材。

最长的时间是900秒,也就是15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个人比较希望能够达到半小时甚至一小时的曝光,在某些场合下确实有奇效。但15分钟依然是有很大的进步了。

不知道是否能够通过固件升级达到?

  • 高感光度+手持拍摄

第二种,可以定格移动主体,但画质肯定受高ISO的影响会差一些。我在魁北克老城拍摄的夜景人像和街景都是采用这种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些地方真的非常暗,ISO动不动就会拉到3200甚至64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个人觉得用LR解RAW格式文件,3200的感光度下,画质依然有点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需要增加降噪值才能获得看起来舒服一些的100%画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点与a7R4a相比,没有更好也没有更差,基本上认为是同一水平。

  • 中低感光度+防抖+手持拍摄

第三种方法是依靠防抖能力,用中低快门速度手持拍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的8级五轴防抖终于有了明显的提升,以往的5.5级防抖总有很多人觉得差点意思。机身防抖与支持OSS光学防抖的镜头协同工作,获得更加稳定的取景和拍摄能力。

这大大增加了夜晚、室内等弱光下拍摄的成功率。不用脚架,直接手持,越偷懒越快乐!

我在昏暗的教堂里,用24-70GMII拍了一些照片,快门速度已经降低到了1/5秒、1/4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看一下放大的细节,这稳定性是不是OK?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圣诞节期间的晚上到处都充满着节日的气氛,我也各处走走,手持拍摄一些迷人的夜景,我试下来的感受是真的很稳。

确实取景也好,拍摄也好,都有非常稳定的感受。

手里拿一支70-200,推到200mm端,画面却不怎么晃,这感觉确实很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防抖增强功能在拍摄动物时也很有用,因为要求镜头本身带有OSS光学防抖,才能支持这种协同工作,在视频拍摄方面会有更好的稳定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还只有4支,分别是:24-105G、70-200GMII、100-400GM和200-600G。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照片拍摄方面,无论有没有配备OSS设计,都会提供同样的8级5轴防抖。

肆 .

a7R5

视频能力

01

视频对焦 .

视频实时主体识别AF的表现与静态照片没有太大的区别,也很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的Ai对焦再配合增强防抖之后,要拍出一条清晰、平顺、流畅的视频变得更加容易,尤其是4K60P还可以小小升格一下,增加唯美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配合该给的都给了的色彩和画质部分的性能,要做到有质感的视频调色并不是不可能。

机器已经到位了,就看你有没有能力驾驭了。

在视频这一块,基本上就是结合了a1的8K视频和a74的视频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没有视频旗舰a7S3的4K120P,但大部分时候还是够用了,毕竟总得给a7S系列留点空间的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8K视频 .

在室内23度的环境下,拍摄了30分钟左右,没有过热关机。散热结构也有所改善,反正用下来还挺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户外都是零下的温度,我就不测室外的发热了。如果有人试过在30多度的环境里拍8K,它的‘发热表现’欢迎打在评论里告诉我。

03

呼吸补偿 .

A7R5上加上了a74首次出现的呼吸补偿功能,能把摄影镜头常见的呼吸效应降低到接近电影镜头的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项功能我一直设定为开启,这样35GM就更完美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流式传播功能 .

另外也具备了网络摄像头功能,开启USB流式传播功能之后,就可以通过a7R5来作为高品质的摄像头,进行网络直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我的线上摄影课程,就可以通过这一功能获得极高品质的讲课画面。

总结 .

a7R5

实拍感受&推荐建议

在这次魁北克之行的测试里,我带着索尼a7R5进行了整整一周的高强度拍摄,这完全能够模拟我一次旅行时应该有的工作强度和场景的丰富度,所以我要在最后给出我的结论。

索尼给几款产品的定位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a7R5双影像画质旗舰

  • a1各种配置拉满的旗舰

  • a7S3视频旗舰

确实,你可以说索尼的定位划分越来越细致了,也可以说刀法越来越精准了。

  • a7R5在画质上超过a1,但连拍速度不及。

  • 视频方面肯定也是会在a7S3之下,但也会给到一些可以接受的配置。

    比如:8K24P高分辨率视频、4K60P和4K30P 6.2K超采视频,其中6.2K超采是在super35模式下的无像素合并超采。

    另外,该有的S-Cinetone、S-Log3、14级动态范围都有,方便后期调色制作。

  • 在平面摄影上,a7R5在对焦上有着让索尼a1用户都羡慕的表现。

    Ai智能对焦,具备了极高的识别能力,哪怕是在肉眼也未必分辨得清的状况下,都可以准确快速地找到最合理的对焦位置,大大降低了对焦的难度。

    当然,它还不是我心目中的Ai智能对焦的完整形态。如果不需要选择主体的类型,完全自动识别那就更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连拍虽然不是最快,10fps的速度对相当大部分的拍摄领域都是够用的。

  • 静态画质方面,可以说是画质旗舰担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曝光更侧重气氛,而不是把什么都拍得很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低感下的画质相当ok,高感表现一般,没有给我惊喜。

  • 15级的宽容度也是一贯的表现,为后期留下了很大的余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相机模式转盘和翻转屏的进化,让相机变得更好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菜单方面的改进,尤其是主页菜单的出现、上划屏幕调出fn菜单等等操作,让我基本上不用再去摸索菜单里的设置。机身也确实是更厚了一些,但真的是解决了以往的痛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非参数性的提升是在冷冰冰的参数表里看不到,只有亲自拿到相机用上一阵子,你才会体会到:噢,这改进,真贴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个人感觉,a7R5还是会稍微更偏重一点点静态摄影方面。如果你符合、或有以下需求,都可以考虑一下这台索尼a7R5:

  • 风光摄影师产品类商业摄影师对画质要求非常高,需要包围对焦,甚至有大幅面输出的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人像摄影师,尤其是经常外拍,需要应对各种不同环境不同光线的,对肤色还原有很高要求的摄影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报道纪实摄影师、活动摄影师,对于对焦精准度要求非常高,但高速连拍的需求不大,对弱光对焦能力要求很高,再或是经常有低角度竖拍的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对于视频用户,如果:

  • 你只想要一台具有性价比的视频工作机,那a74依然是非常理想的选择。

  • 如果你要更加专业的视频机a7S3或FX3都是合理的选择。

  • 如果你还是想一步到位,既要又要a1还是当打的旗舰。

但如果你是一位偶尔需要拍摄视频的静态照片摄影师,那么用索尼a7R5作为主力机来使用,它实在是太方便了。

a7R4的用户要不要升级呢?这个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平时的拍摄需求。如果只看像素数,只看拍照的结果,确实会有纠结之处。

如果你对低角度竖拍没有需求,很少甚至不需要视频拍摄;如果你对于防抖没有太大需求,自己本身就是铁手无情或经常上三脚架拍摄;如果你不拍大景深微距,或是对于高像素输出没有要求,那你手里的a7R4已经完全够用了,暂时不升级也没有什么关系。

就我个人而言,索尼a7R5变得越来越全面,也越来越让用户可以偷懒。

取景偷懒、对焦偷懒、手持偷懒、不用再去背菜单,这些能力就足以让我掏腰包了。其它对我来说,都是额外的惊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节目的最后,我把我认为比较主要的索尼a7R5的优缺点列出来。也欢迎点赞收藏下来慢慢研究。

优点:

  • 以照片为主,以视频为辅的画质机定位

  • Ai智能对焦

  • 新翻转屏

  • 双层模式转盘

  • 8级防抖

  • 低温下操作顺畅

  • 新菜单和新主页菜单

  • 对焦包围

  • 15级照片动态范围

  • 画质方面优势

  • 新像素转换功能

  • 8K24P/4K60P

  • 10bit 4:2:2

  • S-Cinetone

  • S-Log3

  • 14级视频动态范围

  • 呼吸补偿

缺点:

  • 对焦包围有提升余地

  • 支持协同防抖的镜头略少

  • 高感能力不算最好

最后:

好了,今天的视频也挺长的,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参考。

也祝大家在兔年里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平平安安,保护好自己和家人。

我是摄影师张千里。我们下期再见!

精选

(了解更多内容请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