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神秘协议”在前几天引发了广泛热议,这份协议的大致内容是美日荷三国联合起来打造“硅幕”,封锁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发展。目前,这只是美国一面之词,日本、荷兰并没有公开确认。但是,基本可以认定,这就是事实了。现在的问题只是,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在实际执行时的尺度会如何掌握?尤其是荷兰,还能不能像之前那样,敢于坚持捍卫自己的利益?

对此,网上很多人总是拿市场说事,说什么中国的半导体市场庞大,荷兰不会放弃中国的市场份额。对此,不敢苟同。

先来详细说说网上这部分人的观点都有些什么支撑的理由。他们说,首先是荷兰的半导体企业不会愿意放弃这部分利益。根据专业机构统计显示,中国的半导体市场份额在2025年将会达到全球的16%,在2030年将会占据最大份额,荷兰的半导体企业无法承受这样的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还说,荷兰政府也不会忽视其中的经济利益。从荷兰、日本、美国三方闭口不谈协议内容就可以看出来,这份协议可能也就是个意向性的协议,具体细节并没有达成一致,也不具有强制性。

他们判断,荷兰可能是在美国的逼迫下,才极不情愿的答应了这件事。否则,荷兰不会在之前多次顶住美国的压力,向中国出口光刻机;在达成协议之后仅仅3天,又向中国承诺加强经贸合作。因此,协议很可能在短时间内并不会执行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荷兰真的会因舍不得放弃中国半导体市场的利益而不执行与美国的协议吗?如果真的能这样,那是再好不过了。但是,我们凡事还是应该做好最坏的打算。这个问题放到欧洲与美国关系以及欧洲对华态度这些大背景下去看,就比较容易看得清楚了。首先,看看欧洲对美国的安全依赖。俄乌冲突导致包括荷兰在内的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损失巨大,除了经济损失之外,多国还爆发了大规模的抗议游行,但是你看这些国家动摇了吗?没有,相反,援助乌克兰的武器还是源源不断的送往俄乌前线。这说明美国对欧洲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另外,在遇到共同的外部威胁时,欧洲国家和美国的共同价值观所激发出来的抱团的力量,也不容低估。顺便说一下,我们不能一厢情愿地过分夸大美欧之间的矛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再看看欧洲国家对华的态度。很多欧洲国家内心深处还是把中国当做异类,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的一切,抱着不信任甚至是恐惧,把中国的一些纯粹的经济行为视为恶意的算计和地缘政治手段。他们对中国的崛起也是很不适应的,认为中国越来越强硬,对他们的价值观构成了威胁。即想从中国的经济合作中谋取利益,又担心对中国的依赖太深,惧怕在一些敏感领域或者是关键物资对中国产生依赖性。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稍微一挑拨,欧洲就很容易跟着走。欧盟和北约签署的合作声明中,明确表示要共同应对中国的挑战。欧洲一些国家,可能会为了经济利益,做出一些貌似对美国离经叛道的行为,但是,要看他们准备为此付出多大的代价,玩弄一些搞平衡的小把戏,两头获利,到是有可能,但是公开背离联盟,挑战美国,则不可能性比较小。

另外,美国很善于使用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对其他国家的对外技术合作,从技术角度进行规制。毕竟美国在很多方面都是领先的,其他国家很难保证不使用美国的专利技术、零配件或者是设备。

听起来我像是在说丧气话,然而这是必须的,我们在半导体领域输不起,但这条路却注定荆棘密布。我们千万不能寄希望于别国的施舍甚至是贪婪。只有事先在心理预期上将这件事的难度提高,等遇到阻碍时才不会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