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四平、辽源、通化老百姓腰包即将鼓起来!国家给政策了!
2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发布《关于对拟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进行公示的通知》。
吉林省四平市、辽源市、通化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就意味着国家给政策来机遇了,腰包即将鼓起来。这则公示释放出最为明显的信号就是国家要进一步推动东北振兴,强化产业经济发展。
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什么意思呢?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就是当沿海当地产业将进行优化产业结构,向土地、人力及政策更有优势的中西部及东北地区转移,在国家发改委的推动下,在沿海省份主动调整经济结构的背景下,转移到中西部、东北的企业调整政策。
国家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引导产业链关键环节留在国内,强化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建设,也就是这个意思。
在沿海地区优化产业结构,向高精尖产业发展,同时,一些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也需要大量土地和相应的人力支撑,沿海地区已经不适合这样的产业发展,例如无土地可使用、招工困难等等。
国家产业发展政策,也要求产业发展中的产业链关键环节,必须留在国内,这样的好处,就在于会保障产业发展中不会出现关键环节断裂,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
拟在吉林省四平市、辽源市、通化市设立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原因在于这三个地区产业发展基础好,有能力承接产业转移,会成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也能更好发挥制造业引资带动作用,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
成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也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
吉林省四平市、辽源市、通化市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会带来什么好处呢?将会给该地区带来一大波红利!
首先,对于老百姓来说,最关心就是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能给普通的老百姓带来什么!可以,肯定的说,第一波红利就是能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
因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就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而对于东北来说,不是东北人不勤劳、喜欢好逸恶劳,而是有劲使不上。现在,制约东北发展的就是过剩的剩余劳动力。随着,农业机械化、产业化的发展,农村过剩的剩余劳动力无处安置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外出打工,也找不到活,或者家里有老人需要赡养、儿女需要教育等等因素也制约着外出打工。
如果能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农村过剩的剩余劳动力就迎刃而解了。同时,也解决了城里人口的就业问题,这样,普通老百姓有工可打,腰包不是自然就鼓起来了吗?
既然自己的家乡能够打工,谁还会背井离乡去外地呢,这也解决了人口外流问题,自然人口的红利也即将出现。
第二,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波红利,因为是这些企业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对于承接产业转移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是难得的发展机遇,首先,从互相之间的关系上,由原来的竞争拆台到现在的合作共赢。承接产业转移将会有助于夯实相关地区产业基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原来是竞争关系,先进的技术、管理方式,都会保密。而当承接了产业转移,关系变为合作共赢,人家要挣钱,但也一定让你挣到钱。这样就会帮助产业承接地区植入相对先进产业技术等。
另一方面,承接产业转移带来的先进的技术及理念,也势必加快产业承接地区技术创新速度,有助于企业产业研发与转型升级。
例如,东北老工业基地优势产业的产品以初级产品和原材料为主,承接产业转移后,先进的技术将促进产品的升级,例如对玉米进行深加工,增加附加值。还有在吉林省四平市、辽源市、通化市也是梅花鹿的重要养殖基地,对鹿产品的开发,还有待提高等等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承接产业转移势必加快本地资金的投入,还有土地使用、人才引进等政策要素的适时配套,也势必加快改善产业承接地的营商环境。对于,外来资金的引进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也将会更加重视对人才的引进与培养。这样不仅减少了人才外流,还会大量吸引外来人才。有了人才,也为东北未来的发展准备了最为关键的人的因素。
这就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好处!
承接产业转移一定会带来东北的大发展,也会逐渐缩短与沿海发到地区的差距。
美好的大东北。正在向我们招手!
美好的大吉林。正在向我们招手!
春天来了!
吉林经济发展的春天也来了!
对吉林四平、辽源、通化设立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件事,你怎么看?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