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最重要的天然气管道“北溪-1/北溪-2”于去年9月在海底发生泄露,当时引起了全球的目光,因为这是俄罗斯和欧洲之间的“大动脉”,工程花费了接近200亿欧元,质量方面有绝对的保证,外界看来,如此重大的泄露事故很可能是人为的,但是事件发生后,瑞典、丹麦、德国分别展开调查,却一直没有公布真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前,网上不少的网友都在质疑:“北溪”管道遭到破坏,与美国政府脱不了干系。”但是西方媒体一致认为:“此事和俄罗斯有关。”无论哪一种说法,都没有直接证据,所以事情一直拖着没有答案。

但是,就在昨天(2023年2月8号)美国资深调查记者西摩·赫什8日发布调查报道指出,美国是“北溪”天然气管道遭破坏的幕后黑手。报道中称,去年6月,美国海军潜水员以北约波罗的海年度军演为掩护,在波罗的海的“北溪”管道上安放了可遥控引爆的炸药,并在三个月后引爆了炸药,造成4根管道中的3根受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摩·赫什是“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在新闻领域此项荣誉堪比物理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在我上大学学新闻的第一天就知道了这个奖项的权威性,我们广播学院内的学生都以“普利策”新闻的真实性为荣,因为一旦报道新闻就需要拿事实说话。所以本次美国人内部的报道绝对掌握了足够多的证据才会选择爆料。

也就是说去年6月,美国海军潜水员在“波罗的海行动22”北约演习的掩护下放置了远程触控炸弹,在三个月后炸毁了北溪管道,完全是美国人精心策划的一次行动,另外根据消息人士透露,21年12月,美国安全局开了一个秘密会议,牵扯到中央情报局、国务院和财政部,会议的主题直指怎样制裁俄罗斯,而且要求提出具体行动意见。

赫什在报道中指出,华盛顿的国家安全团队经过9个多月高度保密下的讨论,最终美国总统拜登作出了炸毁“北溪”管道的决定,目的是让俄罗斯无法通过向欧洲销售天然气赚取数十亿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接下来的几次会议中,与会者就攻击的选择进行了辩论。海军提议使用一艘新服役的潜艇直接攻击管道。空军则讨论了投掷延迟引信的炸弹,这些炸弹可以远程引爆。这里美国政府还有个前提条件:无论如何执行,参与行动的人员必须保密。

潜在的含义就是偷袭并不光彩,其中利害关系重大,必须严密执行,因为这是一次可能诱发战争行为的特别行动。

美国贵为世界第一,但是为了得到更大的利益什么勾当都能作出来,赫什还指出:拜登在与国家安全团队进行了9个多月的秘密讨论后决定破坏北溪管道。在那段时间里,美国政府讨论的核心问题不是要不要执行破坏任务,而是如何完成任务。

由此可以看出:拜登是个彻头彻尾的战争狂人,只要能获利从来不惜发动战争,中国应该万分警惕,决不允许此事再次重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