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吉利科技发布消息,吉利科技旗下飞行汽车制造商沃飞长空日前完成兔年第一飞,本次飞行标志着AE200 X01系列试飞验证工作进入全新阶段。

业内人士表示,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日趋加重,开辟空中道路显得尤为重要,飞行汽车逐渐成为汽车出行方式变革的探索方向。飞行汽车作为科技前沿领域,吸引全球企业竞相布局。

1、前景广阔,堪称真正的“蓝天白云”?

早在汽车诞生之初,飞行汽车就被列入人类的梦想版图当中了,只是受限于当时的技术而一直没有实现。

不过富豪们早就享受到了“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便捷出行,在飞行汽车出现以前,6座以下的通用航空轻型飞机成为了私人飞行领域的主流选择。

而在过去几年,飞行汽车被视为汽车、航空、新能源三大领域的交点,同时又将是新材料、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最重要的应用场景,被誉为风口之上的风口,引发了资本与车企的持续追捧。

波音公司收购航空技术公司Aurora Flight Sciences,与保时捷联手研发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丰田公司投资Joby Aviation和Sky Drive;吉利汽车收购美国Terrafugia并投资德国Volocopoter;小鹏收购汇天航空后组建小鹏汇天;腾讯两次领投Lilium等等,传统航空巨头、汽车大厂、新兴科技企业、互联网巨头谁都不想错过这一“未来”的机遇。

美国投资者网站的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全球企业和私人投资者已向百余家空中汽车初创公司投入了近百亿美元资金,包括无人机和电动飞行出租车。

据美国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40年全球飞行汽车市场规模将增长到1.5万亿美元;德国咨询公司罗兰贝格更是预测,到 2050 年全球 95 个主要城市的空中,将会有 9.8 万辆飞行汽车。

2、多家企业布局

机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球飞行汽车公司数量超过160家,主要集中在美国以及欧洲地区。飞机制造公司、汽车制造公司以及科技公司共同布局飞行汽车,包括空客(Airbus)、波音子公司Aurora Flight Sciences,吉利汽车、小鹏汽车、阿斯顿马丁,腾讯、Uber、亿航智能等。

智能自动驾驶飞行器科技企业亿航智能于2022年12月与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达成战略合作,包括已确定的1000万美元股权投资,以及未来潜在额外的1000万美元投资。

通过此次战略合作,亿航智能计划在青岛开拓其自动驾驶飞行器业务,发展城市空中交通产业和市场,致力于将青岛打造成世界级的城市空中交通示范应用明星试点区域。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史桂龙表示:“亿航智能的自动驾驶飞行器产品和集群运行模式,符合青岛发展智能化、环保、高效的城市空中交通解决方案的要求,进一步提升青岛的高端产业和航空产业,营造有益的城市空中交通产业生态。”

2022年10月,小鹏汇天飞行汽车旅航者X2(简称“X2”)在迪拜完成了海外公开首飞,这是继迪拜民航局为X2颁发特许飞行许可后,首次在当地进行公开飞行展示。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目标在2024年实现飞行汽车的量产,且价格将控制在100万元以内。

X2是由小鹏汇天自主研发制造的第五代飞行汽车,采用封闭式座舱,全机身采用碳纤维结构,可搭载两位乘客,适用于未来城市的低空飞行,可满足城市内短途出行需求,同时还可为野外救援、医疗运输等场景服务。

资料显示,小鹏汇天是亚洲规模最大的飞行汽车公司,是小鹏汽车的生态企业,2013年由创始人赵德力创办,2020年由何小鹏和小鹏汽车共同投资、控股。

早在2017年9月,科技巨头腾讯领投了飞行汽车公司Lilium的B轮融资,总金额为9000万美元,LGT、Atomico和Obvious Ventures跟投。据介绍,Lilium喷气式飞机是一种轻型飞机,通过12个活动襟翼,将36个电动喷气发动机安装在机翼上,在起飞和降落时,采取直升机模式,在巡航时采取飞机模式。

3、空中监管将会是一个难题

飞行汽车不仅仅是汽车飞上天那么简单,一旦实现,它将颠覆人类的出行方式。目前,飞行汽车还处于从研究探索走向商业化应用的早期阶段,飞行汽车大众化不是一个两个产品的问题,也不只是企业的事情,它与政策密切相关,涉及飞行汽车设计制造、适航认证、城市管理和低空空域管理等多个方面,需要研究和制定相应的法规标准和监管体系。

正如地面交通有红绿灯、不同车道、有交通规则,未来飞行汽车走入现实,也需要有航道规划、法规,除了保证飞行安全,低空飞行还涉及保护居民隐私,但目前全球还没有针对城市空中交通的法律法规。

中国针对飞行汽车适航认证的法律法规仍是空白。此外,中国的空域管制在世界上最严,过去由空军监管,随着低空空域改革,部分地区开放低空试点,但现实中,监管反而更加严格,除了民航部门管制外,公安部门也加入其中。近年来,无人机飞行申报困难,未来飞行汽车如果融入地面交通,还需要交管部门的管理,空中监管将会是一个难题。未来飞行汽车融入地面交通,或将改变现有的道路体系,如何调整和改造,也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国内有关部门已经开始制定一些标准。亿航是中国民航局批准的首家载人级自动驾驶飞行器适航试点单位,正在与民航局合作,制定适航审定标准。

尽管标准未出,但众多飞行汽车企业已经抢跑制定了明确的商业化时间节点。Joby计划在2024年实现商业服务,小鹏汇天声称2024 年将量产飞行汽车,能跑也能飞;Lilium计划在2025年实现运营。行业内已达成共识,eVTOL在五年内商业化是有希望的。

商业化是指,公司能够提供一些空中载人出行服务的运营,比如在城市内的一些关键交通节点间的线路,或者非常拥堵的线路上取代直升机的角色,并不是大规模普及,可能会在渗透率上有大幅提升。而在2025年之前,eVTOL公司要做的便是不断试飞,积累飞行数据,取得载人适航认证。

未来飞行汽车将经历三个主要阶段,2025年,飞行汽车能实现示范商业运行,物流、消防和应急救援是近期的应用场景。预计2030年左右将迎来城市空中交通时代,这个时期的技术和应用场景更优先支持飞行汽车的空中飞行功能属性、突出飞行模式优势。随着汽车和航空电动化、智能化技术的跨界渗透与融合发展,智能交通设施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未来飞行汽车的地面行驶功能属性必将得到实现和强化。也许,未来所有汽车将飞起来,到2050年左右实现立体智慧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