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州县海青广场已成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民族文化展示、群众文体活动开展的新阵地。

或散步、跳舞、运动健身,或与朋友们聊天闲谈……初春时节,肇州县海青广场一片生机盎然。宽敞的广场上,各式各样的健身设施井然有序排列,广场周边设有文化长廊、休闲绿地、舞蹈广场等,场内拥有杨树、松树、柳树、海棠、山杏、金叶榆等灌木树20余种3200多棵,是集宣传、教育、观赏、游玩、健身为一体的综合性场所,也是肇州县“红石榴”主题广场之一。

广场之所以用“海青”命名,是为了铭记抗日英雄李海青的不朽功勋,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抗战精神,激发广大民众的民族团结意识与爱国爱党热忱,实现肇州人的美好愿景。

李海青,1889年3月8日生于山东省武城县,原名李青山,12岁随母逃荒到肇州县李木匠屯。李海青两年五次在肇州驱逐日寇,一路攻克肇州城、老街基、丰乐镇等地。兵力最多时近万人,当时被百姓称为“闹海青”。李海青在抗日战争中是黑龙江义勇军的创建者与著名将领,是参加江桥、热河、长城、察哈尔及卢沟桥抗战的将军,是功勋显著、让敌寇闻风丧胆的民族英雄。

在广场的正北方,设有海青烈士的半身雕像。肇州县各族群众每每路过此处都会驻足瞻仰,缅怀致敬先烈。2015年8月,李海青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李海青烈士用生命谱写的英雄诗篇将永远载入中国的革命史册。

记者 肖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