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爆发至今已快一年,但就现阶段来看,两国签署和平协议依旧遥遥无期,战场形势也依旧变幻莫测。但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在布鲁塞尔参加北约国防部长会议时,却突然声称,普京错误预判了形势,目前俄军在三个方面都已经打输了。

马克·米利所说的三个方面分别是战略,战术和行动。他认为战略上俄罗斯最开始是想要速战速决的,普京政府明显错误预判了乌克兰,认为可以抵抗不会很强烈,但最后却与乌克兰人打成了拉锯战。

而在战术上,俄罗斯军队只能够守住现有阵线,而无法发起大规模反攻。而从行动上来看乌克兰人的强硬抵抗,让俄罗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俄乌冲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克·米利所说的俄罗斯战略失败不算错,最开始俄罗斯认为乌克兰军队会不堪一击,所以俄军第1批投入作战中的士兵其实并不多。甚至俄罗斯还分兵开辟了多个战线,还一度派出了精锐的伞兵部队直接深入乌克兰后方,攻击乌克兰首都基辅。

最终的结果就是兵力太过分散,反而在所有战线都无法获得决定性胜利,这给了北约组织调集更多的武器支援乌克兰的时间,也让乌克兰成功守住了阵线。

但我们也要看到俄罗斯军队在战略层面上所做的积极努力,在速战速决不可为以后,很快就修改战略。比如动员30万预备役补充前线防御,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等。

普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俄罗斯早先不愿对乌克兰能源设施下手,变成了通过导弹重点袭击乌克兰重要基建能源设施,从而瘫痪整个乌克兰。同时俄罗斯还推动乌东4地加入俄罗斯联邦的公投,从而为在前线部署义务兵打下政治基础。所以马克·米利说俄罗斯在战略层面上完全失败并不中肯。

而从战术层面上来看,俄军也有失败比如丢掉了哈尔科夫和部分赫尔松,甚至包括在红利曼争夺战在内的部分关键战役中,都存在着战术指挥的问题。但是俄罗斯军队在这一场残酷的冲突中也在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比如更重视无人机的作用。

再比如明知乌克兰军队兵力更多,俄军少量兵力无法反攻的情况下转向防御,通过长期拉锯战消耗乌克兰有生力量。这种战术性的转变,给乌克兰人所带来的压力非常大。

马克·米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马克·米利所说的乌克兰人英勇作战让俄罗斯胆寒,且付出了巨大代价其实也客观。客观来看俄罗斯军队的损失确实不少,在冲突中前期来自北约组织提供的海马斯火箭炮系统一度让俄罗斯前线部队疲于奔命。但是马克·米利似乎完全忽视了乌克兰人的损失,乌克兰军队可是在训练不足、装备不足,并且完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与精锐俄罗斯军队死磕。

根据五角大楼军官麦格雷戈在媒体上所公布的消息,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一直在向美军通报实际损失。从去年2月24日冲突打响,到今年2月,近一年时间内乌军已经出现了接近26万人的不可恢复损失。简而言之,光战死和伤残无法上战场的人数就达到了26万,而按照伤亡比来看乌克兰军队的总伤亡数字只会更多。

俄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结合近段时间关于乌克兰征兵部门在大街上强抓路人上前线参战,甚至给盲人以及政府官员发放征兵传票的信息来看,乌克兰的人力资源枯竭,恐怕就在不远的未来了。而与此相对的是俄罗斯依旧可以随时动员大量士兵,所以究竟是谁快撑不住也一目了然。

马克·米利所说的俄罗斯在战略、战术和行动上全面失败的观点,其实无非还是在唱衰俄罗斯,还是他们惯有的那套“俄罗斯崩溃论”。

俄乌冲突刚刚打响之时,西方国家还想通过经济制裁让俄罗斯崩溃,不也同样没起到作用吗?客观来看俄军有错误,但在现阶段冲突的主动权还掌握在俄军手中,说俄罗斯要战败无疑是天方夜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