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围棋人访谈】是全新打造的围棋文化专栏,访谈对象是在自己园地兢兢业业耕耘的围棋人,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每一篇访谈都能触动一片人群的心灵,找到自己的感触共鸣。

本期受访人物——黄周平:1969年7月8日出生于浙江慈溪。1990年毕业于宁波高专建筑专业,毕业后至2001年在慈溪市建筑工程公司工作。2014年毕业于人民大学商学院高级管理研修班。象棋国家级裁判、慈溪市象棋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围棋一级裁判、慈溪市围棋协会副秘书长、浙江省象棋协会副秘书长、浙江省围棋协会委员、慈溪市体育指导员协会副主席。

2002年开始创办慈溪市弈友俱乐部,主要开展群众性棋类活动的普及工作和少儿棋艺培训。俱乐部2005年被评为宁波市先进集体,被授予慈溪市青少年三棋培训基地,2006年被评为慈溪市民间组织“自律与诚信建设”先进单位,2008年创建浙江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个人被评为2006年至2010年分别被评为浙江省群众先进工作者,2006年至2012年分别被评为宁波市围棋协会、宁波市象棋协会先进工作者,2012年11月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象棋项目国家级裁判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周平小时候喜欢下象棋,并没有专门学过围棋,差不多高中的时候才知道了有围棋这么个项目,真正开始下围棋大概是2000年前后,那时候因为喜欢,就开始买书自学。刘小光老师曾说过他的围棋水平达到了业余5段,而黄周平自己认为也就业余4段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周平学的是建筑专业,毕业后在慈溪市建筑公司工作了十年,期间开过建材商店、合股办过砖瓦窑厂等等。谈到创办俱乐部的原因,黄周平表示那时候国家教育部出台了三棋进校园的政策,他在工作之余到很多培训机构了解过,当时的围棋爱好者有很多,但大多数生活都比较穷困潦倒,于是黄周平希望能给大家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更希望让围棋文化能够传承下去,在2002年9月创办了慈溪市弈友俱乐部。

慈溪市弈友俱乐部是慈溪市首家国家级体育俱乐部,也是浙江省首家棋类项目的国家级青少年俱乐部。俱乐部是慈溪市内唯一一家开展经常性棋类培训、慈溪市体育局授牌的青少年三棋培训基地。俱乐部成立20年以来,培训学员逐年增加,从最初的每期受训人数30人到现在的4000多人,学员成绩不断提高,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弈友俱乐部现有教练员30人,俱乐部在课学员1100余人,结业学员3万余人,学校和幼儿园在课学员4000多人。慈溪市体育部门对棋类运动的开展非常重视,给予了大力支持。教育部门及部分中小学、幼儿园支持俱乐部与他们进行合作,开展学生的棋类培训。三棋进学校达近30所,范围囊括全市各地(含杭州湾新区),每年授课学生5100人以上。

慈溪市弈友俱乐部通过文化引路,加强师资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水平。搭建学术研究平台,创新知识体系,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研讨符合学生实际的、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避免单纯地传授棋艺,充分发挥棋类“文化教育”功能,让学生受到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还要以棋会友,组织各类友谊赛、擂台赛等。

在慈溪市弈友俱乐部创办的20年间,多次被慈溪市体育局授予非奥项目培训基地(三棋培训),并在2014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国家级俱乐部荣誉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十年来,慈溪市弈友俱乐部举办过全国、全省、全宁波市及慈溪市的棋类比赛达进400次之多,声誉鹊起,名闻遐迩。在慈溪市体育局、市体育总会的指导下,协同热心棋类运动发展的企业家、老总创办多个精品赛事。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创办的“方太杯”全国围棋公开赛已经连续举办九届,新颖的赛制更是受到围棋选手的热捧,适应时代潮流,走在其他围棋公开赛的先列,很多职业围棋选手也参与比赛使得比赛规模和档次不断提高。

已经连续举办49届市少儿围棋段级位赛和41届市少儿象棋、国象升级、定级赛,是检验全市青少年棋艺水平的舞台,规模宏大、比赛规范公正,参加的青少年累计达4万多人,各学校更是参照这两个赛事的成绩来评定体育明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慈溪市弈友俱乐部结合少年儿童活泼好动、可塑性强等特点,寓教于乐,现已形成一套独特、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教学成果显著,在浙江棋界以及家长的心目中树立了良好口碑,在全国少儿棋类教育中也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俱乐部在创办前期就建立了完善的组织机构,设置了符合青少年需求的功能项目,制定了“低价有偿服务”的运作模式。物色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制定规章制度,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并不断吸纳优秀的兼职教练队伍。

俱乐部通过常规性的开放、培训、办赛,吸引广大青少年儿童参与到俱乐部中来。几年来举办夏(冬)令营,不断增强俱乐部的影响力,促进俱乐部内部环境的不断优化。

最后,黄周平表示慈溪市弈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以普及青少年三棋培训为宗旨,营造“益智、健康、和谐、快乐”的学棋环境,使青少年远离网络游戏,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对推动群众性体育事业发挥应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