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日,美国记者杜根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件,信件使用的是一次性电子邮件地址。杜根后来试图联系写信的人,但没有成功。

信件作者自称参加了去年的北约“波罗的海行动”演习,2022年6月15日,一架直升机运送来了一群身着便衣的美国深海潜水员。这些潜水员的发型、胡子和鬓须很奇怪,也没有名字标牌。

潜水员带有深海潜水装备MK-29循环呼吸器,还有其他高度专业且昂贵的装备,这些装备是常规海军部队所不具备的。他们还带来了不大的箱子。

潜水员们声称是来参加“波罗的海行动”演习排雷演练的,但他们却没有带排雷的专门设备。也没有前往演习指定区域,且长时间缺席。

他们乘坐橡皮艇航行到某个水域,戴着呼吸器跳下船,消失在水下六个多小时。即使使用最新的军用系统,最多也只能在深海呆三四个小时。他们回来时没有带回箱子,然后就被直升机接走了。

这封信件描述的内容与赫什发表的文章内容完全吻合。据赫什爆料,在北约2022年夏季的“波罗的海行动”演习期间,美国潜水员在“北溪”管道下安置了炸药,在三个月后,挪威人将其引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赫什还在高强度输出更多爆炸的详情,接受了多家媒体的采访。赫什指出,拜登政府想要制造冲突,但这种做法却极为愚蠢;美国炸毁北溪是因为担心德国会在严冬到来的情况下同意北溪开闸输气,对欧洲来说,北溪管道爆炸事件的后果是极为严重的。在事情发生后,他们只能依赖美国,即使在危机时期。

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在不断掀起高潮,美国政府不承认,美国主流媒体不予重视,欧盟面对如此多的线索不调查,这些事情越来越让人感觉西方在欲盖弥彰。

联合国秘书长前特别顾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萨克斯指出,赫什的爆料内容非常可信,美国政府存在针对其他国家基础设施采取秘密行动的大量前科。中央情报局和美国政府的其他秘密部门经常进行类似的行动,他们炸毁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再试图掩盖事实。但这次很难隐藏,因为美国基本上是唯一一个有动机、有手段的国家,而且已经提前宣布了。

2022年,拜登曾经在记者会上,当着德国总理舒尔茨的面称,我们有办法终结北溪管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赫什的爆料清晰的指明,最终促使拜登下决心炸毁管道的是因为担心德国会继续与俄罗斯合作,其实就是要打乱和干扰德国的正常发展。

9日,德国联邦意愿最大的反对党选择党联合主席鲁帕拉称,必须调查核实报道。如果北约领头人美国真的这么干了,那么美国需要从德国撤出所有士兵。

10日,德国联邦议院议员代伦呼吁成立国际调查委员会,彻查北溪管道遭袭事件。代伦称,袭击像北溪天然气管道这样重要的基础设施属于恐怖主义行径。德国席勒智库学者奥生库也呼吁,德国议会需要对事实真相进行公开调查,美国必须纠正错误。

乌冲突深刻的重塑了全球能源格局,美国和挪威合作对世界最大能源基础设施之一的北溪天然气管道实施了破坏行动。

欧洲能源危机和全球能源价格高涨,美国和挪威是最大的赢家,挪威在俄罗斯断气风波后成为欧盟最重要的能源供应商。

2022年挪威石油和天然气销售收入预计攀升至1,310亿美元,比2021年增长了5倍之多。

事件曝光后,挪威开始担心报复。13日,挪威安全局声称,一旦俄罗斯与北约及西方发生冲突的意愿加大,那么俄罗斯可能会对挪威的战略目标实施破坏,其中最容易遭到破坏的是石油设施。

16日,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称,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毁事件的责任在于美国,这一点毋庸置疑,俄方不会让此事就这么默默结束,美国必须承担后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国家杜马通过决议呼吁联合国对这一事件展开国际调查,对破坏行动进行法律评估,并对下令和实施破坏的人进行追责。

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称,美国实施了针对俄罗斯、德国、荷兰、法国的恐怖行为,但各国都在沉默。如果欧洲国家要原谅美国总统拜登,那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但是俄罗斯不打算这么做。

拜登的举措突破了底线,表面上促成了西方的大联合,德国现在也拿美国没办法。可当时北溪管道已经停止供应了,拜登只是担心德国会重新启用就炸毁了,这么大的事情是不可能隐瞒的了的。

美国在德国人心中埋下了一颗仇恨的种子,欧洲人看待美国的眼光会有所变化,特别是老欧洲阵营的国家。

美国摧毁了欧洲的重要能源基础设施,就是针对欧洲的恐怖主义袭击。这种没有底线的行动只会让美国声誉遭遇颠覆,只是这些还是埋在世人的心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