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春季养生要抓紧,一年都有好身体

我国习俗文化底蕴深厚,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愿。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认知局限,人们常将许多美好的愿景寄托在神灵身上,也为此而衍生出了许多的民俗祭祀讲究。农历的二月初二,恰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之时,为了祈求风调雨顺,老百姓将愿景寄托在龙神身上,因此有了“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海经》记载“应龙....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在民间很早之前古人便将龙当做水神龙形图案来崇拜,各地多有龙神庙或龙王庙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百姓能吃饱肚子。在长久的发展中最终将农历每年二月除二作为纪念节日,以次衍生出不少的民俗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一直有着正月不剪头的习俗,而二月初二作为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日子,神话中的龙也从沉睡中苏醒。“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象征着新一年的开始,象征着吉祥、好运。人们借“龙抬头”的吉祥日子,祝愿自己即家人们能够健健康康、快快乐乐、辞旧迎新、行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二月二这一天,民间有吃饺子、煎饼、面条、猪头肉等食俗传统,其都是为了取其与龙有关的象征与寓意。比如吃饺子“吃龙耳”;面条、馄饨一块煮叫做“龙拿珠”,吃煎饼叫“龙鳞饼”,也就是将煎饼做出龙鳞状;吃面条叫龙须面;吃猪头称食“龙头”。除此之外,还有剃龙头、舞龙、使耕牛、敲龙头、围粮囤等习俗传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透过习俗本身,我们大体能够窥视到过去人们的思想文化和精神信仰,其本质是对于美好、健康生活的期盼和祝愿。春季气血有内外散,宜补益肝脏,各位可以在闲暇之时,使用道医祛湿灸,滋养心气、养肝护脾、为一整年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