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畏难情绪成为干事创业的“绊脚石”

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航天员接力“太空出差”,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先后发射,神舟十五号乘组与神舟十四号乘组完成“太空会师”,中国空间站完成三个舱段“T”字基本构型的在轨建造,国家太空实验室已经成型……中国人的“太空之家”一步步化为现实。(2月22日 人民日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事情我做不了”“我以前没接触过这类工作”“我不会做”……,这是在工作中一些党员干部时常会说的话。其实,并不是他们真的干不了,而是存在“畏难”情绪。一个国家在建设的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很多难题,党员干部是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干事创业时少不了要解决不少难题,一旦退缩,影响的就是国家的发展。

“畏难”情绪,就是一遇到困难就想找借口或者理由逃避、拖延。党员干部的“畏难”情绪主要表现为不想干、不敢干、干不了。有的党员干部畏难情绪严重,稍微遇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或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肯认真工作,只会敷衍了事,贻误发展机遇。经常存在“畏难”情绪,从小而言,不仅不利于个人成长;从大而言,不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畏难情绪”是阻碍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一大绊脚石。年轻干部的畏难情绪,不一定是主观上的不敢担当、不愿作为、不想干事,更多是客观上的经验不足、历练不多、本领不高,缺少工作经验和本领能力的加持与赋能,导致对中心大局工作因“未知”和不确定性,衍生一系列的急躁和焦虑、担心与后怕。人的成长有其客观规律,干部成长同样需要一定时间和历练。俗话说,“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唯有经历风雨的锤炼、实践的考验,多压重担子、才能披肝沥胆。

别让畏难情绪成为干事创业的“绊脚石”。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二字,青年之道路,无“退缩”之选择。顺境时,勇往直前;逆境时,怀揣希望;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不受一难,不明一理;不历一险,不知所难。党员干部要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扬起“舍我其谁,勇往直前”的豪气以及锻造“逆势而上,破障闯关”的锐气,多在实践中熔炼,干事创业中磨练,重大斗争中锤炼,真正地把时间当作一根鞭子,追赶人生目标;把时间化作一面战鼓,激励加快前进步伐。自觉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吹响争先突破的“冲锋号”,把真干作为本分,把苦干作为追求,把实干作为责任,做到敢于担当,莫在“难”前止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要大胆创新、勇于突破,要求真务实、执政为民。不能因为一点点的困难就畏惧它,要把“为人民服务”牢记心间,破除畏难情绪,不断锤炼自己的工作能力,迎难而上,更好地带领群众干事创业。(文/李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