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曾用“五百年来一大千”来赞誉张大千的绘画艺事。然而,张大千的敦煌之行,却是其艺术生涯的重要转折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月22日晚,北京保利2022秋拍“中国书画夜场”带来张大千敦煌时期代表作品《空行母》以1800万元起拍,2700万落槌,加佣金以3105万元成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大千

空行母 立轴

84×53cm

估价 RMB| 1,800万-2,200万

成交价 RMB| 3105万

2023-02-22 北京保利

中国书画夜场

张大千敦煌时期大部分作品,都被留在了成都,目前珍藏在四川博物院。1949年12月,国民党撤离大陆的最后一批飞机即将起飞,张大千带着他精选的几十幅临摹敦煌壁画和自己珍藏的部分精品,要求同机撤离。然而,飞机严重超载,几经磋商,无奈之下,机上的人员最终决定撤下已经上机的部分黄金,而带上大千先生的这批画卷。就这样,这批张大千最珍贵的收藏和作品离开了大陆,抵达台湾。此幅《空行母》就来自于宝岛的资深藏家,或许其就是被张大千带到台湾的几十张作品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大千在敦煌临摹

此件作品可以看到张大千作品风格的转变:首先,在线条方面的变化,受临摹敦煌佛像人物画的线条时耳濡目染的影响,他开始重视线条的精简和力度把握,摒弃了早期柳叶描和折芦描这类笔法纤弱的绘画方法,此幅《空行母》所用线条以高古游丝描和铁线描为主,勾勒人物包括般若烈火线条时运笔转折而不滞,如行云流水施力均匀,线条纤细之处也饱含力道,写实意味和装饰意味也能够相互依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大千 空行母局部

其次,作品色彩也由清雅到绮丽之变,敦煌壁画的的整体风格以浓艳绚烂的色彩以及复杂繁冗的描绘为主要特点,由此而展现出来了极富有装饰意味的画面效果。张大千深入研究这种绘画特征,在此幅《空行母》中重现了唐宋之外用重彩的绘画传统,将「他有」化为「我有」,成就了张大千独特的艺术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大千 空行母局部

于此作,张大千所绘不仅是一幅佛画,更是一种观想的意境,凡夫心不净,故呈现杂染纷乱的意识流。若将杂染不净的念,转化为本尊身相的清净观,是心即是佛心。如此,大千此作就不只是一幅画,更是一种修法的观想所依。此外,包括《空行母》、《番女黑彪图》系列画作等在内的藏文化题材作品也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张大千对藏族文化的热爱和对藏传佛教艺术的迷恋。

版权声明:

专委会微信公众号文章来源于作者授权或者投稿文章,大部分转载文章都尽量标明了出处以及作者信息,版权都归作者所有,若涉及到版权问题,请添加微信:513824402联系删除,谢谢!【文玩收藏出手问题也可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