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早宣布这项行动是在21年4月13日,当时宣布两年后开始排放,如今两年期限就要到了,最近再次宣告世界。

在21年宣布时,全球大部分国家都激烈反对,但到了现在,准备排放时好像没了声音,难道日本研发了新的科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排放核废水,日本这两年费尽心机,东京电力公司用Alps处理法,将含有多种核素的核废水淡化到核素浓度只有0.35,符合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要求。

日本的核废水排放一定会对海洋环境造成巨大影响,其实日本除了排废水入海外,还有其他两种选择,但日本却选择了危害最大的一种,说到底还是为了它自身的利益。核废水的排放其实有三种方式:海洋排放、蒸汽释放和氢气释放这三种方式,被评为可行性方案,其中蒸汽释放和氢气释放的危害都比海洋排放的影响要小得多,但在利益面前,日本视环保和危害而不顾,选择了花费最少方案。因为海洋排放时间最短,成本只有蒸汽排放的十分之一。

今年四月份,日本的40万吨的核废水就要排入太平洋了,海洋是流动的,特别是在诸多洋流存在下,即便是在日本海域排放的核废水,经过一段时间后也会向全世界海洋蔓延。有专家预测过只需要57天时间,核废水就会蔓延半个太平洋,最多3年时间,整个海洋都会被污染!

到时核废水中的一些放射性同位素在海洋中,更容易融入海洋生物群或海底沉积物中,也就是说,放射性元素可能会进入海洋生物的体内,也可能改变海洋生态环境,而这些海洋生物如果端上餐桌,最终放射性物质就会进入人类体内。人类是最终的受害者。

今年一月底,世卫组织人口健康部门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开表态“各国政府必须做好准备保护人民的健康,并立即对紧急情况作出反应。这包括随时准备救生药物,以降低风险并治疗辐射造成的伤害。”

同时世界卫生组织披露了辐射应急储备药物的清单:

·碘化钾:用于防止放射性碘同位素在甲状腺中积聚。如果在暴露放射性物质之前或最开始时服用稳定的碘,可阻止甲状腺对放射性碘的摄取。

·普鲁士蓝:去除人体内部的放射性物质铯和铊。口服普鲁士蓝在肠道中充当离子清除剂,能将肠道中的铯离子排泄出去。

·螯合剂:如钙促排灵、锌促排灵。对一些金属及放射性元素有促排作用。

·含铝抗酸剂和藻酸盐:增加放射性锶的排出。

·碳酸氢钠:使尿液碱化,减少肾毒性。

·生长因子:在急性辐射综合征情况下,用于减轻骨髓损伤的细胞因子。

·昂丹司琼、洛派丁胺等:其他用于治疗呕吐、腹泻和感染的药物。

根据辐射暴露的时间长短以及剂量大小,身体会产生不同的健康损害。这些损伤有些可能导致短期内死亡,有些则导致长达数年甚至十多年的持续影响。当暴露于过量的辐射中,可引起急性、亚急性接触后不久发生或迟发性组织反应,可能是在接触核污染的几个月甚至几年后。严重的组织反应包括永久性损伤,如组织坏死和死亡。24小时内暴露于高剂量的辐射,可能导致急性辐射综合症(ARS),也称“辐射病”,出现一系列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发烧、头痛、认知障碍、血细胞减少等,症状可持续多达数月。当身体局部如皮肤或肢体暴露在电离辐射中,可发生局部辐射损伤或皮肤辐射综合症,导致软组织纤维化或其他疾病,造成残疾从而降低生命质量。辐射暴露还可引起遗传效应,如增加后代患癌几率。

日本的核废水排放已经不可避免,未来会造成多少恐怖的影响我们不得而知。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今后的岁月只能尽量不吃或少吃海产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