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和硕2月25日消息(记者李昊轩 通讯员加亚巴图)又到了一年驼毛丰收季,新疆和硕县众多骆驼养殖户忙于修剪驼毛,给骆驼换上春季新装。近日,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硕县乌什塔拉乡的戈壁牧场上正在上演一场热闹非凡的“民俗表演”,蒙古族牧民一边挥舞着套绳一边呐喊助威,大家齐心协力把骆驼赶到一起,为骆驼剪鬃毛、打烙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养殖户将骆驼赶到一起,准备为骆驼剪鬃毛、打烙印(央广网发 龚其克加甫 摄)

趁着晴好天气,和硕县乌什塔拉乡硝井子村养殖户达娃叫上了亲朋好友和附近的骆驼养殖户,大家一起合作采驼绒、打鬃毛,将收集好的驼绒卖给收购商,“这几年驼绒市场行情不错,可以卖个好价钱。接下来,我们要做好90峰骆驼的接羔育幼工作,不断扩大养殖规模,提升经济效益。”达娃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养殖户准备为骆驼剪鬃毛(央广网发 龚其克加甫 摄)

据悉,剪鬃毛、打烙印是牧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活动,每年的二月下旬或三月,养殖户都要给成年马或骆驼剪鬃毛,给两岁马或骆驼打烙印。打烙印这一天,不仅是“大畜”的“成年礼”,也被牧人们叫作“大畜”的“丰收节”。蒙古族牧民的打烙印习俗可以追溯到12世纪,牧民们依靠印记区别宗族、氏族以及个人家庭的牲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养殖户准备为骆驼剪鬃毛(央广网发 龚其克加甫 摄)

和硕县乌什塔拉乡硝井子村养殖户契格达尔说:“打鬃毛的时候从有公驼的驼群开始,打鬃毛可以让骆驼更好地生长发育。现在,我们的3群带公驼的驼群,加上孕畜驼群一共有4群,大概需要4天的时间才能完成采驼绒、打鬃毛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养殖户正在为骆驼剪鬃毛(央广网发 龚其克加甫 摄)

在和硕县,牧民们凭借优越的天然草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骆驼产业,每年销售的驼肉、驼奶、驼绒、驼羔都可以给牧民带来丰厚的收益,目前和硕县骆驼存栏量已达1700余峰。同时,和硕县多次代表新疆、巴州参加各类骆驼赛事,并斩获大奖,2018年4月,和硕县的“赛骆驼”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列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