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前,发生了一场龙争虎斗。

掐架的双方,来头都不小。一个是大名鼎鼎的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一个是日后创立了360的周鸿祎(yi)

坊间传言,两人之所以如此失态,仅仅是为了5150元的赔偿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在随行人员劝架及时,阻止了一场巅峰对决。事后,周鸿祎不无惋惜:

多精彩的情节啊,被你们掐掉了,那可是将来全球知名的企业家、亿万富翁啊!

周鸿祎创业过程中,不仅和李彦宏吵,还和马云、马化腾、雷军等人有过争执,可以说笑傲江湖的互联网巨擘们,不少都是周老师的脚下败将。

在中国互联网波澜壮阔的星辰大海中,周鸿祎就像一条游离在颠覆与反叛之间的鲶鱼,他开启了繁杂的网络时代,又亲手终结了混乱,背后也映射出一个国家创新进步的底层需求。

1、美国这块“石头”

1994年,钱天白先生在中科院完成国家顶级服务器设置,推开了中国拥抱互联网的大门。

此后,将全部家当抵押给银行的张树新,创办了洋气的“瀛海威”——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highway)的谐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走出校园的张小龙,开发出了电子邮件Foxmail,200万用户皆有口碑。

copy新华社新闻的张朝阳,横下心做搜索引擎,并对标“雅虎”将“搜乎”改为“搜狐”。

码农出身的周鸿祎,靠着美女老婆的支持租下一间三居室,办起了三七二一科技公司;

在股市淘金70万的“小马哥”,也拉着四个好朋友,雄心勃勃的成立了腾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互联网的浪潮,在激荡和憧憬中拉开了序幕,有趣之处在于——所有人都是摸着鹰酱过河。

瀛海威的灵感,来自美国网站“America online”。

“三大门户”的新浪、搜狐、网易,基本都是对美国雅虎的拿来主义,搜狐的英文名“sohoo”更是直接抄了“yaho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QQ原本叫“OICQ”,是对以色列交流软件ICQ的拓展,多出来的“O”意为“opening(开放)”。

后来,还是迫于对方的起诉压力,才不情愿的更名为QQ。

在纳斯达克泡沫破裂的90年代末,步履蹒跚的创业者无暇顾及“谁会成为中国的比尔·盖茨”,他们在意的仅仅是:如何才能活下去?

很快,一场“贤内助”支持的生存之战就打响了。

2、挑战

2000年,李彦宏在漂亮老婆的鼓励下,回国创业。

发展初期,百度干的是给门户网站提供搜索技术的苦差事,而Robin李的野心却是——成为和谷歌一样的全球搜索引擎。

彼时,周鸿祎的3721已经靠“人民战争”式的推广,在全国斩获10万代理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且还傍着“盖茨爸爸”的大腿,吃下了IE浏览器搜索框,日活高达8000万,一年净赚两个小目标。

在那个上网需要输入英文域名的年代,3721只需输入中文就能跳转至对应网址,堪称上古时期的流量杀手,深得各路玩家钟爱。

李彦宏要做搜索,颇有几分老寿星上吊的意味。

据说为了避免战争,周鸿祎还专程拜访李彦宏,讲了做推广、插件的心得,表示两人可以合作。

Robin李听后回了句:

3721的本质也是搜索,以后肯定会有竞争。

但很快,这个沉静的邻家大男孩,就成了“周主教”第一个祭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2年,百度用“百度搜霸”切入3721腹地,并采取了捆绑安装的方式,神不知鬼不觉的进入用户电脑。

反应灵敏的周鸿祎,扭头就把捆绑安装玩出了“流氓”的境界:3721卸载程序繁琐,安装后会以极高的权限运行,防止被删除。

同时,3721更是上线了删除百度插件的功能。

以至于木马入侵电脑前,都会将感染3721作为首选,着实让编写电脑病毒的黑客们享受到了端起碗来把肉吃的舒爽。

相比之下,用户却是吃翔一般的体验:每天打开浏览器,插件服务商都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鸿祎和李彦宏的矛盾,也数次闹上法庭,《颠覆者》中写道:

法官问周鸿祎:百度指责你删掉他们的东西,你干了没?
不等他回答,李彦宏抢答:他肯定干了!
周鸿祎笑道:我干了,但是他先干的,我干的坏事,他都干了!

但百度终究是吃着美元基金长大的精壮boy,3721只是吃着粗粮长大的穷小子,两者的研发能力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3721急需一个强大的助力,最终周鸿祎做了个“违背祖宗的决定”:挥泪卖身。

3、败走与新生

2003年,新浪开出2000万美元持股20%的条件,想要参股3721。

紧接着,搜狐的张朝阳就喊出了3500万美元,阿里巴巴更是直接报价6000万美元,所有人都在盯着3721海量的用户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周鸿祎选择了出价1.2亿美元的雅虎,属于典型的“他们给的实在太多了”。

升任雅虎中国区总裁的周老师意气风发,带着300多名员工到三亚团建,当晚还放飞自我的表演了浅池跳水,结果却磕掉两颗牙齿...

进入雅虎后,周鸿祎凭借雄厚的底蕴推出“一搜”搜索,试图将3721、雅虎搜索整合成中国的Google,继续跟李彦宏battle。

但在总部的不信任和内部矛盾的消耗下,战略被长期搁浅。

两年后,百度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新一代互联网巨头;雅虎中国则自降段位,投入了阿里巴巴的怀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失望的周鸿祎,带着“爷要做土皇帝”的想法离职,开启了爆锤资本主义的“反贼”之路。

2006年前后,堪称互联网生态最为恶劣的时期,插件、弹窗、隐秘安装等现象层出不穷,用户后台充斥着大量流氓软件,蓝屏、死机如家常便饭一样常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颇有戏剧性的一幕是,已更名为“雅虎助手”的3721,愣是凭借难以卸载、强行推送垃圾信息的行为,喜提“国内最大牛虻软件”的荣誉。

作为3721的创始人,周鸿祎也被冠以“牛氓软件之父”,动不动就被网友拿来口笔诛心。

脑路清奇的周老师非但没生气,反而从中悟出了既能洗刷污点,又能赚大钱的商机——帮用户卸载流氓软件。

随即,周鸿祎创立奇虎,推出了专门查杀流氓软件的36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众所不周知的真相是,360诞生初期,为了渗透市场,也是通过捆绑下载才得以进入用户的电脑桌面。

而360查杀和清除流氓软件的操作,也一度被坊间调侃为:“用更流氓的软件”消灭“不够流氓的软件”。

360要想走进千家万户,周鸿祎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教杰克马做人。

4、“反贼”和“造反”

2006年,为了提高市场份额,周鸿祎选择了向“亲儿子”雅虎助手操刀。

从知名度看,雅虎助手在国内无人不知;从厌恶程度看,又是“流氓软件之王”,怎么看都是上好的韭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60直接将雅虎助手列为“流氓软件”,每天卸载次数高达60万次,间接导致阿里巴巴亏损2个亿,惹得马云公开喊话:阿里将永久拉黑周鸿祎。

时任雅虎执行总裁,更是在
记者会上无能狂怼:

谁都可以反对流氓软件,唯独周鸿祎不行!

名声大噪的360,并没有因此止步,而是联手知名杀毒软件“卡巴斯基”切入安全领域。

笔者现在还记得,那时下载360就能白嫖6个月的卡巴斯基,这一度让我卸载了收费的小狮子瑞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仅仅一年,360安全卫士用户数量就达到1.2亿,成为国内第一大杀毒软件。此时,周鸿祎再次向同行举起“屠刀”:宣布杀毒软件免费使用。

尽管金山、瑞星组成联盟讨伐360,也有人劝周鸿祎“回头是岸”,但还是未能改变中国民众对“杀毒自由”的追求。

相比于互联网界的“头号反贼”,资本家们更警惕的,可能还是奉行“抄袭制胜”的小马哥。

在周鸿祎四处征战时,险些将QQ贱卖的马化腾,则踩着移动梦网的红利猥琐发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腾讯的思路很简单:依托QQ的流量优势切入各个领域,吃百家饭。

QQ游戏平台的原型是联众游戏平台;QQ音乐是copy酷狗音乐;创越火线是剽窃反恐精英;QQ飞车是模仿跑跑卡丁车;QQ旋风是偷学迅雷;腾讯微博是借鉴新浪微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丁磊作为小马哥的好友,也未能摆脱被抄袭的命运,以至于他在公开场合吐槽:马化腾什么都要抄。

腾讯的发家史,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那会风险投资在接待创业者时,都会下意识问一句:

如果腾讯也来做同样的事,你该怎么办?

没过多久,红衣主教周鸿祎就感受到了“刁民想害朕”的彻骨寒意。

5、周鸿祎 VS 马化腾

2010年春节,在海南冲浪的周鸿祎突然接到电话:QQ医生升级后,在CP端强制用户下载。

一天时间不到,QQ医生就被安装到1亿台电脑上,市场份额上升至4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震怒的周鸿祎立即飞回公司,召集高管研究QQ医生,很快就发现由于制作过于匆忙,软件还存在很多问题。

果然,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户电脑变得卡顿、软件不兼容,QQ医生遭遇大规模卸载。

半年后,腾讯将QQ医生升级为QQ电脑管家,并自动为用户进行安装。

让周鸿祎无法忍受的是QQ电脑管家不仅抄了360的页面,使用说明里还有“360安全卫士”的字样,他打电话质问马化腾时,只得到一句轻描淡写的回复:

放心,腾讯不会搞死36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腾讯帝国的步步紧逼,周鸿祎明白战争成了定局,他决定像解决雅虎那样“教小马哥做人”。

2010年10月29日,马化腾生日当天,360给他送上一份大礼——推出“扣扣保镖”。

软件功能涵盖隐私保护、防止盗号、过滤QQ广告等,可以阻拦腾讯收集用户信息,而且选择权都在用户手中。

结果,扣扣保镖深受广大网友喜爱,上线仅72小时,装机量就突破了1000万。

从营收结构看,当时腾讯有89%的收入来自广告和增值服务,1000万接近QQ用户的10%,意味着腾讯将损失大量广告收入。

反映在二级市场,就是股价暴跌,短短几个小时腾讯市值蒸发106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马哥反应迅速,一边向法院起诉,一边报案求助,随后就有了齐向东那个著名的电话:

快逃,公司来了几十个警察!

紧接着,腾讯又抛出了互联网史上首个“二选一”:卸载QQ和卸载360,所有用户必须选一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产品属性看,QQ是社交软件,拥有极强的用户粘性和高昂的转换成本,用户轻易不会放弃;而定位杀毒软件的360,则有瑞星、金山等替代品。

一夜之间,有4000万用户卸载360,奇虎360命悬一线。

至此,3Q大战终于惊动北京,在“看得见的手”的介入下,这场互联网战争才得以平息。

6、中国需要更多“周鸿祎”

3Q大战中,腾讯是商场的赢家,却在舆论上输得一塌糊涂,“二选一”几乎上升到了强迫用户、网络霸权的地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舆论攻势,马化腾也深度反省,最终摆脱“抄袭之路”,转型内部创新、创业推出了惊艳如微信的产品。

而3Q大战的另一个成果,则是为“互联网反垄断”奠定了基础。

纵览周鸿祎的创业生涯,他与百度短兵相接,与阿里隔空过招,与腾讯狭路相逢,与小米明争暗斗,几乎完美的演绎了“什么才是反贼”。

但也正是他的一次次颠覆与叛逆,打破了陈旧模式,加速了行业创新。

美国版“知乎”Quora上有个问题:如何才能成为盖茨、乔布斯、或马斯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斯克的前妻回答:

极度的成功,来自极端的性格。

无论盖茨、乔布斯,还是马斯克,都是存在明显缺陷、极端性格的“怪胎”,却也正是这些“怪胎”在颠覆与狂妄中,延续了美利坚的神话故事。

当人们还在疑惑“为何种种新科技都诞生在美国”时,我们也许应该这样反思:中国能否拥有成百上千的“周鸿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