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项目基本情况

公司拟在浙江省义乌市建设 4.3GW 的 210mm 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总投资 190,305.00 万元。项目达到全球先进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制造技术水平,量产的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可达 23%,技术水平在业内处于较高水准,可满足我国“特高压”项目对高效太阳能电池的要求。

2. 项目必要性分析

(1)新能源产业持续发展,“平价上网”时代来临,本项目满足市场对高效晶硅电池的需求

全球各主要国家都制定了相关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欧盟理事会签署协议,将 2030 年欧盟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比例的目标定 在了 32%;美国许多地方州正在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目标,目前已经有加利福 尼亚州确立在 2045 年实现 100%的清洁能源、夏威夷州 2045 年实现 100%可再 生能源发电、华盛顿特区 2032 年实现 100%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目标;新兴市场印 度也制定了可再生能源发展三年规划,未来三年兴建太阳能和风电项目超过 100GW,预计到 2022 年总装机规模达到 200GW。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发布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展望 2018》,中国光伏中长期发展目标展望如下:火电装机需要从 2018 年的 60.2%下降到 2050 年的 11.1%,发电量需要从 2018 年的 70.4%下降到 14.0%;而光伏装机需要从 2018 年的 9.2%上升到 2050 年的 38.3%,发电量从 2018 年的 2.5%上升到 19.3%。可 见,未来光伏市场容量巨大。

自 2016 年开始,我国相继出台各项支持包括光伏在内的可再生能源政策, 以推动“平价上网”目标的实现,相关政策涵盖了“领跑者计划”、光伏补贴、 “光伏+”应用、光伏扶贫等各方面,为光伏行业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行业逐渐进入“平价上网”时代,对高效率低成本的产品需求不断加大。由于 PERC 技术的发展成熟及成本的下降,单晶 PERC 产品将已渐完成对常规单晶和多晶产品的替代。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数据,2018 年,PERC 电池市场份 额由 2017 年的 15%迅速提升至 33.50%,预计 2021 年占比将达到约 61%,远超常规单晶、多晶等其他电池的份额。高效 PERC 电池在“平价上网”时代来临时期,已经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

大规模量产技术成熟的 PERC 电池是最符合“平 价上网”时代的产品。 公司义乌三期项目顺应产业发展趋势,所生产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 的建设有利于推动我国新能源产业的提升和发展。项目投向高效 PERC 电池的建 设,响应国家“平价上网”政策,推动“平价上网”发展及“全民光伏”的实现。

(2)本项目符合公司整体战略布局,可以有效地巩固公司的行业地位

随着全球气候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日趋明显,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和电力消费中的比重呈持续增长趋势。为加快推动能源结构的转变和光伏“平 价上网”的进程,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公司结合自身多年来在晶硅太阳能电池制造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拟加大晶硅太阳能电池片的产能规划投入, 以满足市场对高效太阳能电池产品的旺盛需求。

目前,公司已推出 166mm 和 210mm 高效电池全新产品,并将稳健推进晶硅太阳能电池的产能扩张,持续推动技术革新和生产成本的降低,以满足市场对 高效太阳能电池产品的旺盛需求。公司计划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产能 2020 年底 达到 22GW,2021 年底达到 32GW,2022 年底达到 45GW,进一步巩固高效太 阳能电池专业制造商的领先地位。 本项目建设符合公司整体战略布局,可以有效地巩固公司的行业地位。

(3)本项目基于前期项目的成功经验,提升产品竞争优势,增强公司盈利能力

公司已成功运营佛山、义乌、天津三个基地,量产转换效率达到 22.5%以上 并持续提升。本项目是在义乌二期基础上的扩建,可以合理利用积累的技术、成 本、管理优势,在厂区设计、运行与管理过程中可以有更多的创新之处,新增产 能将更具竞争优势,从而有利于巩固公司行业地位。 本项目属于公司主营业务,符合未来战略布局,同时依托公司持续的技术创 新和大量的研发投入,项目完成后预计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由于投资项目的经营效益一般需在项目建成后的一段时期内才能完全释放,短期内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等财务指标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从长 远来看,随着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效益的实现,本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新增 产能可以为公司带来持久的业绩增长,有助于提升公司的竞争实力,公司的盈利 能力将会进一步增强。

3. 项目可行性分析

(1)全球范围的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是必然趋势,光伏行业发展市场空间不断扩大,对高效晶硅电池需求迅速增长

根据《BP 世界能源展望(2019)》的保守预测(渐进转型情景下),在发电领域,可再生能源将是增长最快的能源,至 2040 年,将占新增发电量的 50%以 上;在总发电量中的比例从 2017 年的 8.4%增加到 2040 年的约 30%。其中太阳能和风能是最主要贡献力量,尤其预期太阳能成本将快速下降,在 2020 年代中 期具有普遍竞争力。

光伏装机量保持高速增长。2009 年全球光伏总装机规模为 23GW,2019 年累计装机规模接近 600GW,年复合增长率约 40%。十年时间光伏行业发展迅速, 已经成为可再生能源的主力军。未来,在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和新兴市场拉动 等有利因素的推动下,全球光伏市场仍将保持增长,乐观情况下,预计 2025 年 新增装机将达到 200GW。

(2)公司作为光伏产业最优秀的产业链的一分子,具有优质且稳定的供应商关系和客户资源

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等全球前十大的组件客户都是公司的核心客户,排名前列的材料和设备供应商大多是公司 的合作伙伴。爱旭科技是整个光伏优秀的产业链的一分子,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 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降低光伏发电的“度电成本”,增强光伏电力在与全球 其它电力竞争的成本优势。

公司将通过持续的技术改进、工艺优化、产品迭代, 在技术工艺交流、产品服务上保持与客户同步,与客户共同探讨发展方向,推动 整个行业产品向更高转换效率的方向发展。供应商方面,爱旭科技为单晶硅片领 域的龙头企业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硅片客户之一;天津中环半导体 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其公告中将爱旭科技列为其重要客户之一。除此之外,爱旭科 技还与全球领先的设备供应商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德国 Centrotherm International AG、RENA Technologies GmbH 以及浆料供应商上海贺利氏工业技术材料有限公 司、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等建立了全方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3)公司技术优势突出,技术储备和生产经验丰富,能迅速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优质产能

掌握优势技术的企业迅速发展,拥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爱旭科技在转换效率、双面双测技术、管式 PERC 技术、智能制造程度、210mm 大面积电池量产 等方面优势明显。从转换效率来看,2019 年,公司 PERC 电池量产转换效率已 达到 22.5%,高于光伏行业协会统计的 22.3%,预计公司 2020 年量产转换效率 将突破 23%。

同时,基于自主研发并取得量产规模突破的管式 PERC 技术,爱旭科技持续推动技术革新,从单面 PERC 升级至双面、SE-PERC、方单晶、166mm、 210mm 高效电池等多品类产品,并率先推出了“双面、双测、双分档”技术, 且管式 PERC 技术未来仍有升级空间。爱旭科技围绕管式 PERC 技术,已形成 365 项专利技术,不断引领行业进步。 随着天津基地项目投产,公司先后成功推出了 166mm 和 210mm 高效电池 全新产品,前期建设中积累的研发储备、量产技术、生产经验等将在新产能中得 到充分的应用,迅速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优质产能。

(4)公司深耕行业多年,已形成专业管理团队,培养大量一线生产管理和技术人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公司从事光伏电池生产制造 11 年来凝聚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核心团队长期从事于光伏产品业务,具有丰富的市场、技术和管理经验。研发与专业技术团队 拥有行业领先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能力,拥有丰富的高效电池片产品设计、生 产管理、技术研发和营销经验。 2017 年至今,义乌基地、天津基地先后完成建设、投产,培养了大批专业 高效的一线生产管理和技术人员。专业的中高层管理团队和大量务实的一线生产 管理和技术人员,形成了公司管理的梯队,保障本项目顺利实施。

(5)新产能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形成更高效的优质产能

公司已成功运营佛山、义乌、天津三个基地,量产转换效率达到 22.5%以上并持续提升。义乌三期项目是在义乌二期基础上进行的扩建,可以合理利用积累的技术、成本、管理优势,形成更高效的优质产能。 新产线并非对原产线的简单复制,而是全方位提升公司生产管理水平和生产 效率。天津基地和义乌基地项目已实现了高度自动化、智能化,是国内最早利用 RFID、CPS、神经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基于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建设的高 效太阳能电池智能制造工厂之一。

该智能化工厂的建立,使得公司的材料成本大 幅降低。未来义乌三期项目将继续优化生产管理和成本控制,加强工艺改进,进 一步提高产线机械化程度,实现节能降耗,强化成本控制能力并提升管理品质, 合理优化资源,不断全方位提升公司生产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

4. 项目投资概算

本项目总投资 190,305.00 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 145,000.00 万元,均将用于资本性支出,剩余所需资金由公司自筹。

5.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本次拟建设的义乌三期项目,优选和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单晶制绒、扩散、背钝化、PECVD 等关键设备。建成后项目可达全球先进的硅基太阳能电池生产制 造技术水平,可满足我国“特高压”项目对高效太阳能电池的要求。

基本公司历史数据及市场预测,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均销售收入 30.69 亿元,年均税后利润 3.52 亿元。 根据研究,本项目的所得税后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 20.80%,所得税 后项目投资回收期(不含建设期)4.06 年,经济效益良好。

6. 项目审批核准情况

目前公司已取得项目立项备案文件。

此报告为完整版摘取部分,需定制化编制政府立项、银行贷款、投资决策等用途可行性研究报告咨询思瀚产业研究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