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滩国际经济组织集聚区建设又有新进展。2月28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上海自贸区世博管理局在前滩世贸中心联合举办“吸引国际组织落户上海”专题研讨会,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前滩研究基地同日揭牌。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周汉民作主旨发言,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副区长杨朝致开幕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际组织入驻是衡量城市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2021年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要求“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增创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提出“吸引更多国际经济组织和企业总部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落户”,浦东新区国际经济组织集聚计划(GOC)随后扬帆起航,前滩国际经济组织集聚区也正式揭牌。

筑巢引凤的集群引领效应日益凸显,国际经济组织加快集聚世博地区,目前数量已有15家,主要集中在经贸规则、资源配置、国际仲裁三大领域,为浦东提升国际形象和影响力、增强城市软实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众多国际组织纷至沓来,既得益于多重政策优势的互相叠加,更离不开区域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和全球资源配置的构建与布局。世博地区支持国际经济组织集聚发展的八条措施,在去年升级为2.0版,用办公用房租金补贴、总部经济奖励、首席代表奖励等含金量十足的八条新举措,进一步加大对国际经济组织的扶持力度,推动政策红利转化为区域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是隶属于上海市人民政府的高级研究机构和知名智库,前滩研究基地的落成,意味着智库进一步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这是一种崭新的研究方式。”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前院长俞新天这样评价,“把研究机构智库和实际工作部门结合起来,能够更有效地将战略理论思考、政策建议、具体操作等落实下来,这对智库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政府或其他组织机构来说也获得了智力支持,有‘1+1>2’的效果。”

专题研讨会邀请到十余位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世界气象组织、全球能源论坛、法国国际商会等多家国际组织代表,以及上海世界城市日事务协调中心、上海白玉兰国际友好交流基金会等机构负责人共同围绕国际组织来沪入驻和运行所面临的挑战和应对建议等议题各抒己见,深入探讨。

研究基地的落成和研讨会举办标志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世博管理局开启战略合作,双方将致力于通过打造前滩国际经济组织集聚区,吸引高能级的国际商会、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国际经济组织落户和集聚前滩,助推浦东进一步实现制度型开放,助推本市探索建立更高水平的与国际通行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

文字:张诗欢 龚婕妤

编辑:邹莹

* 转载请注明来自浦东发布官方微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