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美国叫停中国行动计划已有一年。但是美国当局针对华裔学者的审查却丝毫没有放松,相反,这种审查以一种更隐秘而常规的方式展开。如今身处美国的华裔科学家们面临的处境,似乎远比他们所期望的要复杂。

美国司法部助理部长Matthew Olse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司法部助理部长Matthew Olsen

图源:WIN MCNAMEE/GETTY IMAGES

乌云

美国司法部长Matthew Olsen在2022年2月宣布叫停中国行动计划时承认,“虽然该计划旨在保护美国科研机构和企业免受间谍活动的侵害,但确实造成了对华裔研究人员的偏见印象。” 但Olsen坚持否认该计划有实际的种族定性行为。

然而,根据《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一项调查,共有150余人因未正确披露资金或与中国机构的合作关系等原因而受到刑事指控,这些人中近九成是华人。更具争议的是,中国行动计划下发起的多项指控最终均被撤销或驳回,也有一些指控以无罪释放告终。

如今距离美国政府叫停中国行动计划已有一年,但美籍华裔科学家们表示,他们仍然饱受歧视,并时刻为自己的安全感到担忧。

亚利桑那大学社会科学家 Jenny Lee 称,恐惧和焦虑的氛围并没有解除,研究人员只是换了一种方式被压迫。自中国行动计划叫停以来,美国政府的各种反华政策不断加码。尽管美国司法部目前正在追究的刑事指控已经减少,但他们表示将向联邦机构寻求更多合作,继续对研究人员展开调查,并以民事和行政处罚的方式来惩罚违规行为。消息人士透露,在这个过程中,高校会在协助调查和追查潜在的不法行为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曾于2021年1月被捕,后又被美国司法部撤销指控的美国工程院院士、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陈刚表示:“我不得不很遗憾地说,这种情况只会愈演愈烈。美国政府在缓解该局势方面做得还不够。” 陈刚教授在经历了中国行动计划的指控后,一直在为揭露中国行动计划的不公平影响而发声。

陈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刚

前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分子生物学家付向东于2019年被美国当局调查。调查辗转进行一年后,他于2020年2月收到通知:禁止他此后四年接受NIH的资助。美国当局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指责其经由中国合作者报销差旅费,且未披露来自中国的部分捐赠资金。付向东则表示:“在NIH调查之前,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没有任何人表示我与中国的关系有问题,包括我的部门主管。” 2022年10月,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将付向东停职两年。付向东被迫辞职。

调和

高校们显然不愿沾上种族歧视的骂名。他们竭力否认他们在对待华人学者时有任何不公平举措。一些夹在政府与学者之间的人或机构,开始寻求双方的“和解”途径。

美国大学协会副主席Toby Smith表示,美国机构完全承认包括华裔科学家在内的所有科研工作者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但他也补充指出,高校是在努力确保所有教职工正确地披露信息。但他同时呼吁,美国的基金、资助机构应当为大学提供更准确的信息,以明确违法行为的边界以及相应的惩罚措施。

亚裔美国人学者论坛执行董事 Gisela Kusakawa也表示了类似的观点。她指出,“科学家需要支持,因此高校和研究机构应当辅导培训科学家们进行正确的信息披露,并且要保证科学家们有修改已填写表格的权利。

但是,这种调和的努力并不能驱散笼罩在美国头上的巨大乌云。华裔学者群体坚称美国当局的种族歧视仍在步步紧逼。

Lee指出,美国政府在过去一年中采取了多项政策措施,使得华裔科学家群体深陷间谍污名之中。例如,2022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芯片和科学法案》,该法案所涉及到的研究拨款高达2800亿美元,但严厉限制限制接受美方补贴和优惠政策的公司在中国投资。它对美国研究机构的信息披露要求也更加严格。

今年1月,美国国会还投票成立了一个两党委员会,该组织专门评估中国对美国构成的经济威胁。美国大学协会称,该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国会正有意监控中国对美国科研产生的影响。

抉择

一些人认为,美国政府在中国行动计划中真正取得了成效,保护了美国的商业机密与科研成果;但也有意见认为,美国政府对华裔研究人员的过度审查,实际上导致了对华裔科学家的污名化、妖魔化,并最终会令许多杰出的科学家离开美国。Lee说:“中国行动计划的结束给人一种错觉,以为当局对华裔科学家的审查会放松。但事实上寒蝉效应仍在发挥作用。“

另一方面,在美华人学者在面对乌云笼罩的美国学界时,将不得不作出抉择。一些研究人员选择返回中国,随着中国科研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部分著名学者的回国,返华越来越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选择。Lee援引她最近的一项研究,声称她发现对种族定性的恐惧与华裔科学家返回中国的愿望,两者之间存在明显联系。

加州洛杉矶的活动人士抗议反亚裔种族主义,有人认为“中国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州洛杉矶的活动人士抗议反亚裔种族主义,有人认为“中国行动”

图源:David McNew/AFP/Getty

一些收到中国行动计划冲击而仍留在美国的科学家,现在正在重建自己的生活和研究事业。

比如知名超导专家郗小星。2015 年,美国司法部持枪在郗小星家人面前将其逮捕。那时中国行动计划尚未正式启动,但对华裔学者的审查已在酝酿当中。郗小星被指控向中国科学家传递有关受限技术的机密信息。但这一指控最终被司法部撤销。郗小星一直在为其所受的伤害寻求赔偿,2022年3月他的索赔遭到驳回,他再度提起上诉。

在被捕之前,郗小星带领着9个研究项目,实验室里有15人工作。但现在他只有一个项目还在进行,团队只有他和另一名研究员。“我不敢做研究,总是生活在恐惧中,” 郗小星说。

陈刚同样不再信任美国的资助,他担心当局可能再次以各种借口攻击他。为了安全起见,他现在已经从研究具有明显商业应用价值的纳米技术,转向研究更基础的研究——探索太阳能水处理技术。他也尽量避免回复来自中国的研究人员或学生的电子邮件。

田纳西大学纳米科学家胡安明在2020年被指控隐瞒与中国的关系,并遭到软禁一年多。后来胡安明获得无罪释放,他也在努力让研究事业重回正轨。过去一年中,他致力于重建自己的实验室,但在获取资金方面困难重重。

目前,胡安明的团队中仅有两名研究生。而在被捕之前,他拥有一个6人的团队。他现在不会接收任何来自中国的学生或研究人员,因为“过于冒险“。

胡安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安明

“如果没有这些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我的研究将会更进一步。但我也尽力了。”胡安明说。

参考文献: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3-00543-x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