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早已不再是属于一个人的名字,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更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雷锋,是无数个好人、模范、英雄、榜样,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奉献,不断为雷锋精神注入鲜活内涵,让雷锋精神历久弥新。

雷锋从未离开,一个个“雷锋传人”接过接力棒。雷锋没有惊人的壮举,却在日常的平常小事中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北京外卖小哥刘壮工作非常努力,几年来从未被点过“差评”,2021年9月刘壮捐献100多毫升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一位患有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男孩。他把自己活成了一个“小太阳”,温暖并感染着周围的人。像刘壮一样,还有无数人做着同样让人温暖的事,他们就在我们身边,他们用行动传承雷锋精神。

雷锋就在我们身边,他们将大爱接续传递。李建兵家住北京市怀柔区二台子村,因车祸造成脊髓损伤,33岁那年下肢瘫痪。康复治疗要去大山外的医院,公交车驾驶员常景生背李建兵上下车,风雨无阻坚持了十几年。如今,李建兵病情稳定了不少,他说:“他们背了我十几年,用爱给了我勇气和力量。”常景生身材消瘦,却背起了大爱,还带动了其他司机一同传递这份大爱。

雷锋的故事数不胜数,讲述着感恩与传承。2004年冬天,年仅16岁的汪明明被老板拖欠工资,走投无路,来到北京市丰台区劳动监察大队求助。当时的队长王群把口袋里仅有的20元钱全掏出来,塞到孩子手里,“去吃顿饭,剩下的钱坐公交车回去。”第二天,王群替汪明明讨回1100多元工资,还亲自把他送到了北京西站,目送他登上回家的列车。从此,汪明明记住了王群,也让他成为了一个热心帮助别人的人,他坚持贴钱贴时间去做公益活动,只因为心底的那股暖流始终在涌动。这样的故事太多太多,也让雷锋精神在中华大地蔚然成风。

雷锋,一个让人温暖的名字,一个让人安心的名词,雷锋精神温暖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沐浴在雷锋中成长,又把雷锋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