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惊蛰节气,位列二十四节气第三。此时,万物出乎震,震为雷,蛰为虫,春雷声响,惊醒蛰伏的昆虫,故名为惊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惊蛰节气有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惊蛰之日,闹春之始,“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早春的桃花,逐渐盛放;黄鹂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开始鸣蹄;看到天空中的布谷鸟,人们以为是老鹰所化之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惊蛰时,天气转暖,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农耕季节。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可见,到了惊蛰节气,万物冒地而出,蕴含生机,活泼的春天,正缓缓向我们走来。

惊蛰·民俗

打小人 驱霉运

惊蛰象征暖春的开始,会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惊蛰吃梨

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民俗,寓意着和害虫分离,远离疾病。俗话说:“冷惊蛰,暖春分”,仲春亦处于乍寒乍暖之际,气温多变,气候较为干燥,容易口干舌燥、外感咳嗽。吃梨能助益脾气,令五脏平和,以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惊蛰·养生

现代流行病学调查,春天属肝病高发季节,应注意养肝、保肝,防止春季传染病的流行。所谓“不时不食”,饮食调养要根据节气变化和每个人的体质情况而定。主要以“春夏养阳”为原则,可适当多吃能升发阳气的食物,如韭菜、菠菜、荠菜等。

户外活动缓解春困

春困是春天气温回升而导致的一种暂时的生理现象,而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升温最快的时节,故而春困更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三月,正是春暖花开的好季节。不妨选一个阳光明媚的好日子,和朋友家人一起出门踏青,散散心、野餐赏花、放风筝,好好感受春天的到来!不仅能享受春日好风光,呼吸新鲜空气,舒展阳气,还可以顺应蠢羊萌生的自然规律,锻炼身体,加快血液循环,缓解春困发生。

所有的蛰伏,是为了更好的飞翔,让我们一起带着万物生长的朝气,去迎接鲜活明媚的春光,去珍惜不忍辜负的春日时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