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兰今年69岁,14年来,她和老伴一起抚养着外孙女乐乐,然而乐乐最近说什么都不上学,总说自己有病。

张若兰也不知道外孙女到底是厌学谎称有病,还是真的出了问题,她只能打电话把外孙女的情况告诉了女儿李慧,然而李慧不以为然,仿佛乐乐不是自己女儿

为什么李慧这种态度?因为乐乐的出生不在李慧计划中,在之前她已经生了一个女儿,意外怀上乐乐后,她本意不想要孩子,还是在丈夫刘成的要求下勉强留下来。

李慧14年前是挺着大肚子回娘家的,生下乐乐后刚满月,又和丈夫外出打工了,直接把乐乐留给母亲抚养,在这14年中,李慧回家看女儿不超过5眼,总是以离得远和工作忙为由。

然而现在乐乐身体出问题了,作为父母的还不回家,让两个老人怎么处理呢?

电台情感调解员电话联系上刘成,刘成说,生了乐乐后,夫妻俩又生了一个男孩,以现在的精力没有办法再照看乐乐,因为工作忙也没时间回去看乐乐。

但刘成反过来说,夫妻俩和乐乐关系生疏,责任在岳父和岳母这里。

张若兰和调解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若兰和调解员

刘成说,女儿到上学年纪时,夫妻俩本来想把乐乐从江西岳父那里接到广东来读书,让女儿接受更好的教育,然而岳父不同意,说孩子突然换环境怕学习不好。

刘成暂时同意了,然而每年刘成都找岳父谈这事,岳父每次理由都一样,反正就是对乐乐不放手,让刘成发现事情根本没有这么简单。

乐乐有个小姨,40多岁了仍然没有结婚,老两口总让乐乐管小姨叫妈妈,这让刘成夫妇不禁怀疑,他们猜测老两口想让乐乐将来给她小姨养老,所以坚决不把乐乐户口迁回江西。

对于女婿的质疑,张若兰夫妇予以否定,认为女婿的猜测简直是无稽之谈,老两口之所以不放手乐乐,其实另有原因。

去年李慧曾经回家吃饭,张若兰看到母女俩连坐在一桌上吃饭,也是各吃各的,乐乐对于母亲很生疏,很排斥,这样的母女关系,怎么可能在一起生活呢?

乐乐根本不愿意跟随李慧回广东,张若兰只能让乐乐求李慧,将户口迁回江西方便读书,乐乐给李慧打电话,李慧说,谁能帮你解决你就找谁去搞,说罢挂断了电话。

张若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若兰

见到女儿这种态度,张若兰又把电话打给女婿刘成,不成想刘成又斥责岳母没有权力管女儿,张若兰很委屈,一天不签户口,乐乐就一天上不了初中。

无奈之下,老两口只好做出让步,只能逼乐乐回到父母身边,并且答应乐乐,外公外婆可以陪她去广东生活一段时间。

然而乐乐说什么都不回去,她只习惯跟随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对于父母和姐姐弟弟,只有无尽的陌生感和排斥感。

乐乐认为,是父母当初把自己抛弃的,如今又要把自己从熟悉的外公外婆身边夺走,父母做事从未考虑过自己的感受,现在连全家福里都没有自己的位置,自己回到父母身边只是一个累赘。

乐乐只有14岁,就能有如此复杂想法,她说不想上学,可能是心理出现了问题,为此,心理咨询师特意上门开导乐乐。

心理咨询师让乐乐选择一个代表家的卡片,正常孩子都选择红色的卡片,然而乐乐选择了蓝色的卡片。

乐乐承认自己压力大,一方面是外公外婆给予的亲情,另一方面是一直以来渴望的家庭温暖,她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调解员和刘成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调解员和刘成联系

乐乐说,自己还是将选择权交到大人手里吧,即便自己做出选择,也解决不了精神压力大的问题,干脆顺其自然。

心理咨询师拨通了刘成电话,告诉他乐乐现在的情况不容乐观,根据测试,乐乐的确患上了比较难治的心病。

刘成表示,现在说什么都晚了,自己愿意把乐乐接回来,让她多和姐姐弟弟在一起,这种环境对她的成长是有好处的。

心理咨询师表示,乐乐现在不爱学习,不爱出门,如果治不好心病,接过去也没用。

听到这里刘成又激动表示,都怪岳父岳母对乐乐不放手,自己数次努力白费,如今乐乐变成这样,岳父岳母也难脱干系。

张若兰不满意女婿这种托词,自己比谁都希望外甥女好,自己也明白早晚会老去,不可能让孩子一直陪伴身边,乐乐不愿意去,那是她自己做出的决定,又是谁造成孩子做出这种决定?

虽然两边都在指责对方,但当务之急是共同协商出一个方案,既让乐乐能够顺利上学,又不让乐乐太排斥。

直到现在,乐乐仍没有做出选择,对她来说,治病才是眼下最要紧的事。

乐乐外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乐乐外公

乐乐之所以变成这样,终归是缺乏归属感,任何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多少都会有点问题,轻则自卑,重则孤僻。

乐乐之所以变得这么孤僻,最主要是父母造成的,想一想,每次母亲回家的时候,和女儿都没什么交流,坐在一桌子上吃饭,从来不给女儿夹菜,换作孩子怎么想?

哪个孩子不需要母爱呢?尤其对常年看不到母亲的孩子来说,他们其实从心底渴望得到母亲的关怀,如果母亲用这种态度对待自己,他们会怎么想?肯定想母亲不要自己了。

很显然乐乐也是这样想的,她在班级里会抬不起头,因为她还在上小学,肯定会看到其他同学的家长天天过来接孩子,而自己母亲从不出现,强烈的对比之下,自卑之心也油然而生。

可以想象,乐乐之所以不愿意上学,就是因为每天在学校都感到煎熬和自卑,她不想亲眼目睹其他同学被父母关怀的样子,久而久之,这种反差成了她的心病,她只能用逃避来应对。

这个问题不是换学校能解决的,即便将乐乐接到广东,如果她仍旧排斥父母,能变得乐观起来吗?

张若兰和调解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若兰和调解员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最主要在于乐乐父母不负责任,乐乐只是他们想生儿子观念的牺牲品,他们根本没把乐乐当亲女儿看待。

之前李慧是不想要这个孩子的,是丈夫刘成坚持让她生下来,因为夫妻俩第一个孩子是女孩,所以都想要个男孩。

李慧于是回到娘家去生孩子,结果生出来的又是女孩,这才是她没有带走乐乐的主要原因,而刘成看到妻子又生了女孩后,也就默认了妻子的做法。

果不其然,在这之后,李慧和刘成又生了一个男孩,这样一来,本来就不受待见的乐乐,就更被冷落了,否则为什么作为孩子母亲,14年间只回来看5次?

李慧和刘成在广东创业,开服装厂,按理说经济条件方面不成问题,所以说多养个孩子会加大经济压力就属于借口,他们只是不想多个累赘罢了。

无论如何,乐乐都是自己生的孩子,就不能区别对待,夫妻俩生了三个孩子,唯独乐乐不能得到父母的关爱,这对乐乐来说很不公平。

如果不爱就别生,既然生下来,就好好对待,就怕这种只管生不管养的行为,不负责任。

调解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调解员

现在现实情况摆在面前,相互指责没有用,不管是张若兰夫妇,还是李慧和刘成,都该想办法让乐乐走出阴霾,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指责对方上。

岳母和女婿之间是有误会的,刘成曾经想把乐乐接到广东,是乐乐自己不愿意去,刘成把这笔账算到了岳母头上,他难道不该把问题算在自己头上吗?

至于说岳母想把孩子留给她小姨,更属于无稽之谈,老两口已经否认了这一点,也许乐乐叫过小姨妈妈,难道不是因为太过想念妈妈?

在最需要陪伴亲子感情的时期,刘成和李慧对乐乐渴望父爱母爱置若罔闻,等到乐乐长大懂事了,才想到接到广东,这时候孩子已经不认亲了,晚了。

现在的问题就在于,如果乐乐的户口不从广东迁到江西,乐乐就没法继续读中学,可是刘成和李慧不愿意将孩子户口迁到江西,既然这么在乎女儿,当初在做什么?

现在老两口已经做出让步,愿意陪外孙女到广东读书,如果乐乐坚持不去,父母又该怎么办?如果治疗孩子心病,需要两边大人共同商讨可行方案,把时间用到正确地方。

张若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若兰

结语:

乐乐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因为她的心理疾病已经形成,不是简单开导几句就能解决的。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全家给予关爱,尤其是母亲李慧,拿出一个母亲应该给予的关怀,哪怕做做样子,至少对孩子也是一个安慰。

等到乐乐能够接纳别人后,再考虑学业问题,如果她愿意去广东更好,如果不愿意,父母也不要勉强,及早迁移户口,以免耽误孩子上学。

孩子外公外婆毕竟年岁已大,无论如何,乐乐的抚养迟早都要移交父母,这是李慧和刘成无法逃避的责任。

现在李慧和刘成再反思过往已无意义,与其后悔,不如把精力都放到弥补缺失的父爱母爱上,不要等到孩子成年后再补偿,那时候一切都来不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