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姑苏区五卅路阅读小站门口,74岁的刘根林耐心地为路过或专门前来测量血压的市民们义诊,这是她和大家的约定,这个约定,她风雨无阻地坚持了12年,共为15000位居民记录了3本厚厚的血压监测笔记本

昨天,刘根林骑着自行车,背着褪色的就诊包,一大早从东大街来到了五卅路,从阅读小站搬出桌椅,布置好义诊现场,便坐下开始等待居民前来测量血压。不一会儿,一位路过的居民坐了下来,“您叫什么名字呀?今年多大?嗯,右手伸出来,不要紧张……”刘根林耐心地一一询问,同步将血压仪为居民佩戴上,“好了,您的血压挺好的,平常饮食注意点,没有什么大问题……”

类似的场景,在刘根林义诊的一个半小时里,接连不断地上演,她花白的头发、专业的诊疗引起了很多人点赞,“您这么大岁数了,还在坚持做好事,真的值得我们学习。”

当天,刘根林趁着义诊的间隙,给记者展示了她12年的义诊成就——为15000多名市民,记录了厚厚三本血压数据。记者观察发现,三本记录本封面已经发黄,纸张因为经常翻看,也有不少破损。打开一看,每一页上都仔细地记录了就诊日期、就诊者的姓名、血压数值,在个别高数值的后面,刘根林还细心地记录着第二遍测量的数据。“如果遇到异常情况,或是跟以往测量的血压值相差较大,我还会再次测量,仔细询问查找原因,所以大家也都格外信任我。”刘根林说,从2011年开始,她就在这里给大家测量血压。每个星期的星期一和星期四,她都雷打不动在这里和大家见面,“因为很多居民都是老邻居,大家都在这里等着我。”

在大家的记忆中,每周一和周四,刘根林从未缺席,即便有一次脚受伤了,她也特地提前打电话到社区“请假”,并承诺休息一段时间后就恢复。“我以前在部队医院和卫生所工作过,所以我不仅仅是退休老人,更是一名退伍军人。只要居民们需要,我会一直把免费量血压这件事做下去。”刘根林说。(记者 严松 通讯员 李苏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