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暴富”的故事,除了刑法上写的内容,资产价格暴涨可排在前三位了(另外两位下篇文章跟大家聊)。

资产价格涨跌的背后其实是货币现象,货币如同资产价格的“水”,水位高了资产价格就往上浮,水位低了资产价格就往下掉。

这样的认知,感觉是不是很理所当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今年最典型的2015年货币宽松为例,基本八九不离十。

股市涨:2014年-2015年,经济增速放缓,但在宽松资金面推动下,股市从2014年7月开始持续走了近一年的牛市行情,上证综指从2000点附近攀升至峰值时的5100点以上;

楼市涨:2015年,央行五次降息,数次降准,各个城市救市的政策更是持续升级,大力度地降低房地产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特别是轰轰烈烈的棚改货币化推动房地产市场空前繁荣。

“一夜暴富”的案例比比皆是,令旁人眼红心跳、血脉膨张!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2020年。

股市涨:2020年疫情暴发之后,欧美各大经济体的货币政策都很宽松,向市场注入了过多的流动性,低廉的资金在全球乱窜,这些规模巨大流动性明显推高各国股市估值,包括我们的大A;

楼市涨:2020年,易居《2020年全国百城房价报告》数据显示,全国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16018元/平方米,同比上涨10.8%。其中,一线城市新房成交均价同比涨2.7%,32个二线城市新房成交均价同比涨9.6%。

与此同时,那两次资产价格暴跌,让很多没有买入股票、房子的普通老百姓又一次被“有钱人”甩下一大截,财富分化更加严重了。

所以,宽松货币会增加金融不稳定性、恶化收入和财富分配,似乎已经成了经济常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实际上,货币宽松之所以会造成资产价格泡沫膨胀,本质还是金融监管不到位所致。

一旦央行放出来的货币不能流入实体经济,就会造成资本市场流动性泛滥,资金过剩推高资产价格走高后,在逐利性的驱动下,市场会更贪婪地加杠杆,提高资产对流动性敏感度,导致股市、楼市的大涨大跌。

2015年的股市为何在6月初流动性出现趋弱以及监管政策收紧后快速下跌,在当年8月17日后6个交易日内,上证综指跌去25%?背后就是资金面支撑减弱、投资者资金持续出逃所造成的。

同理,过去两年深圳楼市价格下跌,同样是因为2020年那一波通过撬动低成本经营贷进入楼市炒高房价的资金,在经营贷严查、“二手房指导价”抬高杠杆后快速撤离楼市所造成的。

但是,这一切都会成为过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月7日,大金融改革重磅出台。

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监管,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统筹负责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风险管理和防范处置,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以后各级金融监管机构将作为中央金融监管总局的派出机构设立,以前地方政府设立的金融监管机构不再加挂金融工作局、金融办公室牌子。

这意味着,过去很多金融乱象、胡加杠杆、P2P违法融资将受到严格监管和严厉打击!

那些地方/城投超额负债的问题将成为历史,遵义城投动不动展期20年的骚操作不会再重现;

房地产企业通过各种标类、非标狂加杠杆也会被杜绝,目测负债两万亿的恒大恐怕很难撑过今年。去年很多暴雷房企都爆出违规的理财集资:恒大400亿、阳光城200亿、佳兆业127亿、中国奥园60亿……这些乱象,今年肯定会“处理”。

以后,不会再有能绕开金融监管的“金融创新”和暗渡陈仓了,全归国家金融监管局一把抓,从上至下权责明晰。

规范的世界只能踏实赚钱,“一夜暴富”幻象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