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这一个月,从慕尼黑安全会议到G20财长会和外长会,美国都释放出了非常危险的讯号,即不再满足于在自己的发达国家小团体内部“拉帮结派”,而是要把更多发展中国家也拉入局,来巩固自己霸权国家的地位。

其中,被美国重点拉拢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就是印度。美国对印度的拉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找印度“拉小群”,一个是加大对印度的军售力度。

近几年,为了对抗中国,美国在全世界范围内建了很多包括印度的“小群”。印度是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机制的一员,在西亚,还被拉进了美国,以色列,阿联酋以及印度组成的“西亚四方会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方安全对话”机制

今年年初,美国又和印度一起提出了一份“美印关键和新兴技术倡议”,主旨是扶持印度的半导体产业,削弱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上的地位。在军售方面,美国也开始给印度更多的优惠。

印度是全球最大的武器进口国之一,不过由于历史因素,印度比较偏向于购买俄罗斯产武器装备,而且这个国家独立性非常强,对于美国来说很不好控制。

根据美国媒体的统计,从2017年开始的五年间,印度购买的“万国牌”武器中,近5成来自俄罗斯,近3成来自法国,只有大约1成来自美国。但最近几年,美国不但扩大了对印度的军售规模,而且还放宽了不少技术限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印军事合作

比如,最近有美媒爆料,美国决定做出让步,不仅会出售MQ-9B“海上卫士”武装无人机,并且还会分享一些有关的技术。美印之间围绕MQ-9B展开的这场拉锯战,其实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

就性能来说,MQ-9B和中国自主研发的翼龙-3相当,特点是航程长、载荷大,留空时间有数十个小时,能够承担“全天候”的监视任务。因此,虽然没有对地攻击模块,但也是非常理想的“”空中侦察兵:。

并且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印度无人机技术全面落后于中国。因此,从美国购买MQ-9B,被印度视为自己“平衡”在喜马拉雅山区实控线两侧中印空中力量的关键一步。美国看准了这一点,在2021年印度提出采购意向之后,开出了1亿美元1架的价格,而且在技术上拒绝印度插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Q-9B无人机

MQ-9B的造价只有3000万美元,美国这样狮子大开口,还不愿意分享一点技术,让印度无法接受,采购合同因此搁置了一年多。不过,最近几个月,事情出现了转机。

根据美媒的说法,生产MQ-9B的通用原子公司似乎在技术转让上做出了一定让步,同意和印度的巴拉特锻造公司合作生产一些零部件,同时。MQ-9B的修理和维护工作,也被交给了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因此,印度和美国可能将会在未来一两个月之内正式签署采购合同。

当然,就算印度买了MQ-9B,在无人机领域,和能够“自产自销”的中国相比,也有着无法弥补的差距。这几十台“海上卫士”最大的作用,应该就是让印度媒体写出几篇“我们也能在喜马拉雅山区用无人机巡逻”的报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军事工业

而且印度的航空以及电子技术水平,也让人为这批“海上卫士”的命运捏了把汗。更不要说这批无人机还是交给“大名鼎鼎”的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负责维修保养,这家公司可是令印军飞行员唯恐避之不及的“寡妇制造者”。

印度空军被世界戏称为“坠机专业户”,而绝大部分印军坠机事件都跟这家公司有关联,这就更加让人怀疑这批无人机最后能剩下多少架可以完好无损地参与边境巡逻。

所以在这场采购中,印度买了什么并不重要,反正对我国难以构成实质性的威胁,但是美国选择向印度转让先进无人机相关技术的这个动作,非常耐人寻味。毕竟,连美国的“五眼”盟友澳大利亚,买一架MQ-9B都要花1.37亿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军机坠毁

印度并非“五眼联盟”和“北约”的一员,能够拿到这个待遇,证明美国正打算进一步提高拉拢印度的筹码。美国的这种做法,和当前的国际形势有很大关系: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全球事务的话语权正在越来越多地向第三世界国家手中转移。

这一点,在最近一年围绕俄乌冲突的争议中表现得尤其明显。由于发展中国家集体拒绝选边站队,美国和欧洲对俄罗斯的制裁始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预测数据,2023年,俄罗斯的经济将恢复正增长。

到2024年,增长率还会达到2%以上,比美国、德国和英国都要高。由此可见,如果争取不到发展中国家的支持,美西方制裁一个俄罗斯都已经力不从心,更不要提对付中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京

所以,如何争取更多发展中国家的支持,逐渐成为了以美国为首的七国集团关心的议题。今年慕安会上,美欧如何与发展中国家合作,罕见地成为了讨论的重点。印度,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美国展现自己“拉拢”姿态的看板。

不过,现在的美国和欧洲,显然还没摆正自己的位置,改不掉居高临下、对其他国家指指点点的毛病,因此拉拢的效果非常有限。即使是得到了最多好处的印度,也不愿意事事配合它们。

比如,今年G20的外长会和财长会上,因为美国坚持要参会的发展中国家就乌克兰危机“选边站队”,触犯了众怒,最后两场会都连联合声明都没发出来,只能由东道主印度出面“圆场”,发了一份主席声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G20外长会议

美国的这种做法,让印度非常难堪。今年的G20,印度作为主办方,本来想好好宣传一下自己的,没想到美国完全不给面子。为了表达自己的不满,莫迪在视频讲话里,直接点名批评,说“任何团体都不可以宣称自己占据了全球领导地位”,指责“某些国家”已经让多边主义体系陷入了危机。

事后,不少美西方媒体都尝试“打补丁”,想要把莫迪的批评甩锅给中国和俄罗斯,但明眼人都知道,是哪些国家在这几年对外宣传时,最爱用 “全球领导力”这个词。

而且只要长期跟踪关注国际新闻就能了解到,中国和俄罗斯其实一直都在大力宣扬多边主义,莫迪这么说显然不可能是针对中俄事实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迪

就在不久前,美国驻华大使刚刚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竟然大言不惭地要求中国“承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领导地位”,还称美国“比十年前更强大”。所以莫迪总理这番话是说给谁听的,结合这些事例来看就一目了然了。

发展中国家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本来生存环境就天差地别,美国一旦没钱了,可以发动金融霸权满世界“割韭菜”,试问哪个发展中国家有这个本事?生存环境决定行为逻辑,美国总是把自己的那一套强加到别国头上,当然会出现“消化不良”。

而且现在全球好不容易稍微摆脱了一点新冠疫情的影响,大家都准备好好补一补经济,结果美国拉着一票西方盟友,要挟其他国家要求先解决他们所谓的“安全问题”,而且还不打算“付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方国家

但凡美国能够落实一些他们曾经做出的经济援助承诺,事情就不会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但美国仗着自己的霸权地位,只知道发号施令,时不时也给些小恩小惠,但从不帮助解决他国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这说到底就是一种傲慢。

美国一天不改正自己的霸权主义思维,就一天没办法争取到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国与国之间的合纵连横,本质都是为了自身的国家利益服务的。美国和中国这些年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世界人民心里有有一杆秤。

一个一心沉迷于大国争霸,不顾发展中国家死活的“超级大国”,和长期致力于劝谈促和、共同发展、平等互利的中国,哪一个是更好的合作伙伴,不言而喻。在发展中国家里,即使是和中国之间屡屡出现摩擦的印度,都不愿意被绑上美国的战车,更不要提其他国家了。美国越是蛮横、越是急切,就越容易适得其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