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饭菜吃完了再吃水果!”

“你能等一等吗?急什么呢?”

“这么小的事情都等不了,以后能做成什么事呢?”

有一次,我带着孩子出去踏青,楼上楼下的几个邻居就约着一起。

在吃饭期间,我的职业病又犯了,因为其中一位妈妈跟她儿子的相处模式,引起了我的注意。

这位妈妈的儿子今年7岁,看起来脾气特别大,性子特别急,不管是玩游戏、吃饭还是参加任何活动,只要稍有耽搁便会发脾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男孩的妈妈也很有意思,儿子越是想得到的,她越是不答应。比如,中午吃饭时上了一道点心,小男孩急着想吃,可他妈妈就坚决不同意,要求他先把碗里的饭吃完了再说;比如孩子吃完饭就要出去玩,妈妈也不同意,让他等大家都吃完后一起去玩。

这一次,男孩的情绪“炸”了,气得把餐具扔了,同行的大人和孩子都惊呆了!

这位妈妈的素质的确很高,她不紧不慢,温柔但特别坚定地对孩子说:“你能等一等吗?急什么呢?这么小的事情都等不了,以后能做成什么事呢?”

听了她的话,我感觉这话有点问题,于是我就接了一句话,说:“孩子想做什么,就让他去做吧,跟他事先商量好规则就行。”

这位妈妈一下来劲了,开始试图说服我:“那怎么行呢,心理学上不是有个概念叫延迟满足吗?我专门看过,说精英人士之所以那么优秀,正是因为他们从小就知道延迟满足,所以自控力特别好,才能那么优秀。”

我听完之后,愣了好长时间,我不知道说她什么好。

因为按照她这样的说法,这其实就颠倒了因果关系,延迟满足到底是因还是果?孩子的所谓满足,究竟满足了孩子什么呢?

实际上,这位妈妈就是简单地把延迟满足等同成了自控力,认为只要孩子能够延迟满足,就能够有自控力。

很多所谓的专家学者鼓吹延迟满足,认为这可以增强孩子的自控性。

要知道,这绝对是一个极其错误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