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校友捐款1100万未履行被告成了“老赖”;通过网络发酵以后,更多的细节曝光出来了。从曝光的庭审内容看,双方存在一定认知上的差异,才导致最后对簿公堂。还有一种可能,捐赠人真的没有钱了,当时吹牛吹过了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诈捐事件对学校与吴幽带来的负面影响都非常大,双方都够丢人的,矿大感觉自己被耍了。从2019年捐款时候的和谐场面,走到现在的恶语相向,对簿公堂;应该是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

作为90后的青年才俊,吴幽为自己的年轻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从一位矿大的座上宾,到了现在的对簿公堂,一切都是头脑发热后的后遗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矿大的回应看,现在的吴幽是有能力履行1100万的承诺捐款的;但是吴校友辩称自己“没有现金了”,准备以持有的基金抵扣,矿大明显是不接受这样的捐赠方式;咬定只要现金捐款,不接受其他的形式的捐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庭审上,吴幽坦言捐款是自愿的,自己的基金经营困难,真的没有现金;无法履行现金捐款的承诺。矿大认为他有履行承诺的能力,而是拒不履行,就是分歧产生,各执一词。

回头看,吴校友当时承诺捐款1100万真有博名声的可能,通过捐赠博一把声誉,有了声誉后面很多事情就好做了;事后可能又后悔了,1100万只要真金白银,以他的身家拿出去会非常心疼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他说用基金分期兑换的说法,肯定不会被学校接受的。关键是这个基金实际价值有多高,还真的不好说;以现在的大行情,很多基金可能最后一文不值,矿大确实没有必要趟这个浑水,现金是实打实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校友从当年的风光无限,到了现在的“老赖”身份,有点物是人非了。当时确实有回报母校的理想,然而很多事情不随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己把自己给坑了,戴上“老赖”的帽子。就目前的情况看,除非吴校友最近两年事业突飞猛进,否则这帽子估计要一直戴着,1100万现金万估计他真的拿不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笔者观点

矿大校友诈捐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当事人双方都异常的尴尬。学校也是无奈之下才去告了校友;否则这笔账怎么算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决方法是双方还是双方坐下来谈,1100万估计是不可能的;谈一个双方可以接受的条件后和解,起码可以挽回一点颜面;这样硬怼,吴幽估计永无出头之日了,学校肯定也不会拿到一分钱的。这里实际牵涉到一个法律问题,对于矿大的1100万捐赠无法履行,要是强制执行,要执行到什么程度,是否会强制执行个人全部财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校友的行为确实非常可恶,有点欺骗矿大的感情了。不过因为一个承诺无法履行,倾家荡产就非常不值得,吹牛的成本也抬高了,不过也是咎由自取。事情还是回到那句土语: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