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好奇,在相声界,于谦和李金斗同辈,却喊他“斗叔”,为何?

先看一张网上流传很广的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能认出都是谁吗?

前排左一就是于谦当年的搭档刘颖,他旁边就是李伟健和武宾。

后排左起是于谦,李金斗,李建华,陈涌泉,刘洪沂。

当年,于谦差点拜师李金斗。

后来在李金斗的热情引荐下,于谦拜了石富宽先生为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为什么于谦自降一辈,称李金斗为叔呢?

一方面,于谦视李金斗为自己的贵人。

另一方面,跟相声界的某种风气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金斗在北京曲艺团学员班时,王长友老先生告诉他一句话:

“要想好,先做小。”

于是,他从学相声那天起,遍地“师爷师叔师大爷”,辈小点,嘴甜点,说话和气点,净吃香东西……

于谦也是北京曲艺团学员班出身,也学会了那句话。很多场合里,他对李金斗极为尊重,开口就喊“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金斗在采访时也说过这事,他说谦儿自降一辈喊他叔,他一直很感动。

石富宽先生也是如此。

本来比侯耀文大一辈,也是自降辈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王长友先随刘德智学艺,后拜寿字辈的赵霭如为师,这就是自降一辈。

而赵霭如的弟子孙宝才,只比自己小一岁。

为什么拜赵霭如?

为了吃饭。

赵霭如是掌柜的,那块地是人家的。儿子赵春田,外甥罗荣寿,那是“势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三立在《艺术的魅力》中说:

“北京有个爱养蛐蛐的老人叫王长友,北京曲艺团的艺人对孙宝才都是格外尊敬,孙宝才寿享91岁,无疾而终。”

高德明是不是德字?

不是德字能叫高德明吗?

高闻元、冯昆治,两家是世交,高氏三兄弟拜冯昆治,冯昆治之子冯振声拜高闻元,毫无争议。

为什么高德明降辈,岁数小啊,遍地徒子徒孙,不合适,这就是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冯振声没降辈?

人家在东北,冯家班是开创者,就应该遍地徒子徒孙。这也是道理。

高闻元还有一个徒弟叫吉平三。吉平三收徒熙醒生,熙醒生收徒师世元,也就是师胜杰的爸爸。

吉平三的德字,一点不乱。吉平三还有一个徒弟,叫姜宝林,为什么后来改拜李洁尘?一个道理。

姜宝林的徒弟裘英俊,他看见苏文茂也不能喊师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相声爱好者,有几个误区:

1、降辈就是门户不真。

2、没摆枝门户就不真。

3、门户很重要,该怎么论就怎么论。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张杰尧,他拜高闻元就没摆枝,口盟。

口盟就不承认吗?不然。

为什么张杰尧降辈而且是被迫降辈?他有点爱充大辈,最后无奈降了一辈,还不如当初就跟张寿臣拜一盟把兄弟。

拜师有的是为了学艺,有的是为了吃饭,所谓拜门。

有了门户,就可以干这个了。郭荣启就承认了杨少华是自己徒弟,“有人横你让他找我来!”这就叫门户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有人刨杨少华?

还是因为他不懂得圆滑做人,所以招人不待见。

杨少华来北京演出,住王长友家,杨议是王长友口盟的徒弟,人家杨议的相面,词句准极了,王长友给说的。

不信您听去,跟苏文茂一样。

还有人说,马三立和赵佩茹,互称“三立”、“佩茹”,赵佩茹为什么不叫马三立三叔?

这不是大逆不道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艺人还说过,乐意跟你论,才跟你论。

说了半天,您明白了吗?

人家高德明、高凤山、石富宽、于谦,都不在乎的事情,某些伪相声迷跟着瞎操什么心啊?

真心喜欢相声的年轻朋友们,要记住这句话:道理为大,能耐至上。

所谓的辈分高低,没有多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