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是二尾(yǐ)子而不是二尾(wěi)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最早见于《金瓶梅词话》第九十六回《春梅姐游旧家池馆 杨光彦作当面豺狼》:又一个人说:你相他相,倒相个兄弟?一人说:倒相个二尾子。这是说前一个说话的让后一个说话的给另外一个人相面,看他象不象个“兄弟”,后者的结论是看那人象个两性人。另外在名著《醒世姻缘传》中也出现了2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言归正传。“尾”现在常用义为人熟悉,就是“尾巴”,“尾”还有个口语读音“yǐ”,如“马尾儿”,口语读音是“马yǐ儿”,指马尾巴上的毛。“尾”还被隐指为动物的生殖器官,特指蟋蟀等尾部的针状物。蟋蟀一类昆虫尾部针状物数量有一、二、三之分,三个者系雌性,一个者为雄性,而两个者为中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方言里,现在还保留了古音,读“yǐ”,这就是老北京的“二尾子”,指的就是身体器官发育异常、拥有雄雌两种性器官的两性人,又称阴阳人。在社会文明还未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两性人难免会受到社会歧视。

因此,在老北京土话中,二尾子其实是句骂人的话,称呼本身就可以被视为一种歧视,是对一个人的负面评价。通常用来蔑称女里女气、不阴不阳、不男不女的男性。现在,通常也会把那些最没有主心骨,容易听信别人,没有自己主意的废物点心的男生比作二尾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