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楼下十几口腌咸菜的大缸,还有破旧的椅子,是天堂河小区一位大爷的“老家当”,在社区工作人员耐心劝说下大爷把咸菜缸砸了。这件小事发生在北京市大兴区天宫院街道天堂河小区,折射的是北京超大城市治理的“大动作”。

天堂河小区的建于上世纪80年代,顶层漏雨、下水道堵塞等问题经常发生,为改善居住条件,小区被列为北京市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如今,斑驳的外墙加固翻新还做了保温,楼顶重做1.7万平方米防水,上下水管道改造更新,具备条件的单元楼加装了电梯,小区焕了新颜,楼道里的堆物却碍于眼又碍事,成为小区的“伤疤”。大爷听说要清理楼道杂物就急了,跑到居委会理论,社区工作人员从腌菜说到这次改造,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让大爷想通了,于是有了砸咸菜缸那一幕。

居民深度参与进来,小区的事就好办多了。改造是好事,但带户作业好多个月,生活太受影响,天堂河小区60岁以上老人占比66.7%,一些老人不想折腾。但按规定,三分之二以上居民同意,才能启动改造。于是,街道、社区、施工单位“组团”入户给老人们汇报、征求意见,最终顺利开工。

有事大家议,治理省力气。居民是业主也是主人,让居民在宽敞的小区会议室里拉家常议事,这是天堂河小区为民服务的方法之一。2022年4月,天堂河小区改造正式动工。未诉先办,社区吹哨,各部门报到,把可能出现的问题想在头里,社区主动问需于居民,让老旧小区改造改出了人情味,改出了基层治理新气象。以前,一年有12345派单三四百件;这两年,居民陆续送到社区的六十多面锦旗。

老旧小区改造了,咸菜缸砸了,破旧椅子搬走了,居住环境好了,也是让人民生活幸福的“国之大者”。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推进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写进了政府工作,而“砸咸菜缸”这个微案例,恰恰是北京超大城市治理的生动写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