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1年,皇粹宫内灯火通明,人头攒动,众人惊慌失措,太监急报:“东太后薨”。太医薛福辰大惊:早上太后脉象只是风寒而已…

这天早朝,慈安太后准时到场垂帘主持,精神矍铄的与大臣们商议朝中事务,一一安排妥当过后,便下朝回宫。

01 早上风寒、晚上驾崩?

次日一早,刚刚醒来的慈安太后感觉身上很不爽快,便传了御医薛福辰进宫诊脉,薛福辰不敢怠慢,仔细诊断后发现太后的症状只是轻微的风寒。

心下想,只需开些安眠的膳食即可。开好方子后,他便离开了。

谁知到了晚上,慈安太后的皇粹宫突然灯光通明,人头攒动,一阵又一阵的脚步声混着衣服摩擦的声音响彻宫殿,成群的太医被紧急宣进宫。

慈安太后的床边跪满了宫女太监,巨大的恐惧感让他们不敢抬头,一些人已经开始控制不住的抽泣,害怕的上下牙齿咯咯打架。

没一会,御医宣布了一个震惊大清朝的消息:慈安太后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慈安太后近身伺候的大宫女哇一声扑倒在地,她不愿相信白天还好好的太后老佛爷,一下子就阴阳相隔成了两个世界的人了。

而另一个更加无法接受的人就是御医薛福辰了。

当薛福辰听闻这个消息时,只觉五雷轰顶,忧虑和疑问排山倒海般冲击他的脑袋,毕竟早上才给太后诊过脉,没有丝毫重症的症状,也没有什么隐疾存在,这实在让人费解。

02 慈安和慈禧的矛盾

慈安太后这一生平和顺遂,当年咸丰帝刚登上皇位才一个月,皇后就身故了,宫里开始为皇帝挑选能胜任皇后大位的人。

经过层层角逐,16岁的钮钴禄氏从万花丛中脱颖而出,短短四个月时间,从一名普通的妃嫔一路晋升,成为咸丰皇帝的正宫皇后。

钮钴禄氏家族盛产宫廷皇妃,这一点在慈安身上再次得到验证。此后的日子,慈安就做起了咸丰的贤内助,生活上打理皇帝的衣食行居,朝政上,辅助提点,直至咸丰去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年,作为咸丰帝的正妻,慈安与同治帝的生母慈禧分居东西两宫,共同垂帘听政,站在权利顶端,把大清命脉紧捏手心。

慈禧是个享乐主义者,又对权利过度迷恋,同时对国家命运、民族大义都不如一顿饭吃上百个菜,洗漱只用早晨的露水等等来的实际和快乐。

而慈安非常的有大局观,为人谦和、处事低调,以民族大义为首要人生准则。

在地位上,慈安是从16岁过关斩将一路成为人人敬重的慈安皇太后。慈禧却是半路小妾,又母凭子贵做上太后的宝位。不管才能还是格局,慈禧都低于慈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慈安的治国理念,慈禧总觉得自己皇太后的权利受制于人,施展不开拳脚。东西两宫的气氛有着微妙的暗涌流动。

基于东西两宫多年来的情况,面对慈安太后突然暴毙,朝野上下陷入各种猜疑。可谁也不敢把心里的话说出来,特别是薛福辰。

是他亲眼见证了慈安健康的身体,所以根本不能接受短短不到一天时间,一个好好的大活人竟然暴毙了,让他哭喊出“天地间岂有此事!”

是啊,天地间岂有此事,活在权力顶端的后宫,慈安出淤泥而不染,兢兢业业守好老祖宗的江山,勤勤恳恳辅政幼主,可还是朝不保夕,命陨盛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有一种说法,慈安死于心脑血管病,在此前,慈安因此症发病过几次,都有记录在案,至于到突然暴毙那天,真实的死因已无从考证。

后来的大清,终于掌握在慈禧一人手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莫名其妙的暴毙,这其中就有悲催的光绪帝。

慈禧心狠手辣,为了权利,连亲生儿子都不放过,难免别人认为慈安的死与她脱不了干系,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