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都说百善孝为先,就应该在父母长辈还在的时候,常回家看看,多陪伴父母老人,多尽孝道。可是有的人在父母活着的时候不赡养,到父母不在的时候就大肆铺张浪费,葬礼办得风风光光,所谓是全村独一无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农村,很多老人都是常年在家务农,没有退休金,收入低没什么存款。所以老了只能依靠子女赡养。子女赡养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现如今的孩子生活压力也非常大,迫不得已要出远门打工挣钱,赡养一家老小。所以父母其中一方生病了,就只能靠另一半照顾,当然前提是另一半身体还健朗。所以为了不给子女增加负担,我们更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多锻炼,身体好就是给子女最大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几天,因为我们老家那边一个邻居大妈过世了,老公难过了好几天。听老公说丧礼办了5天,这几天村里的人都要过来帮忙,忙前忙后的,也是吃吃喝喝五天。因为一直传承下来的习俗就是这样,不管哪家有红白喜事之类的,村里每户都要有人过来帮忙,否则你不去帮的话到时轮到你家别人也不理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就算请假也要回去帮忙,我们家就让我小叔子回去了,因为他在湖南长沙,回去比较快。还有我婆婆也去打下手。老公说他们丧礼起码花了6万块钱。听到这个我就和老公谈起了为什么你们这边丧事都办成了喜事一样呀,礼仪队敲锣打鼓,唱戏,大吃大喝,一般死后不都追求安宁吗。而且还要那么高消费,老公说没办法啊,习俗就是这样,现在死一个人办丧事至少都要4万块以上,你想啊,一天杀一头猪,那些杀猪的人一天就只守着杀猪就行了。你办得简单了在村里就没面子,人家就会说你不孝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老公还说,你看前年我外婆走的时候,你知道花费了多少钱吗?11万左右!杀了3头猪!餐餐大鱼大肉,吃的全是钱呀。好在外婆儿子女儿多,孙子外甥多,4个儿子,3个女儿,每个儿子要出2万,女儿外甥村里人封礼这些七七八八凑起来3万。葬礼我也去了,真的很风光,下葬那天走在路上的送葬队伍都有几十人,老老少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是很不赞同这种做法:生前不好好孝顺,死后搞那么风光就是孝顺啦。像他三舅四舅,从来不回去伺候过老母亲一天,我婆婆在深圳帮我们带小孩,他三舅还说让我婆婆带着小孩回去照顾老母亲。我婆婆就说有她4个儿子,为什么要我回去伺候呢!我离那么远。有一天突然说老母亲不吃饭了,连忙通知所有人回去,我婆婆第二天也赶紧回去了,其实是虚惊一场,突然又好了,又熬过了两年才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湖南就是存在很多这种习俗,一定要把葬礼搞得风风光光。哎,又不都是富裕家庭,大多数都是打工人,一年都存不了两万块钱。难道还要去借钱争这种面子吗,其实就是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老人家就真的喜欢吗,给自己子孙留下那么大的压力,把活人累死,这样穷人连死都死不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兄弟姐妹少的家庭怎么搞。其实我想到了不久以后,如果我公公走了,他现在就是在床上耗着的样子了,到时我们2万块钱都拿不出,怎么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南农村攀比的风气越来越严重,盖房子上要攀比谁家盖的大,谁家的别墅更好看,特别在葬礼上更是追求面子。也有的网友说,对于部分农村家庭来说,葬礼也是一个收人情的机会。在农村办丧事,场面越大,收到的人情也就越多。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不少人甚至反而把这当成一个敛财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事从简,还是广东的做法比较合理。至少不让活着的人顶着大大的压力。广东人更注重生前孝顺,死后简单。通常一两天就搞定了,记得我奶奶那年走的时候,守孝一夜,第二天就是子女孙辈跟着抬棺队伍绕着村里田间走一圈,然后就送上了殡仪馆的车,火化拿回骨灰后,就几个长辈送到山里和爷爷埋在一起了。

一天一夜搞完了,也就花了1万多块钱,我爸有五兄弟,每家出两三千块钱就够了。不过当时好像也请人哭丧吹喇叭了。四餐就是请过来帮忙的亲房和这些办事的人和我们自家人吃,杀了一只羊,猪好像没杀,就是外面买的一半猪。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死后办的再风光也不如生前给他们端上一碗热汤,煮上一碗热饭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是XM妈妈谈生活,关注我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