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一九九六年年初,吉林的一个工人突然感到头痛眩晕,不久后他的右手和右腿逐渐溃烂,被迫截截肢,身体也变得非常虚弱,最终,他在二十多年后离开人世。

这其中的原因就是,他捡到了一条被核辐射过的细链子。

核武器时代的到来,让人们更加畏惧战争,因为世界的战争早已不是短兵相接,稍有不慎就是人类文明的灭亡。

原子弹的威力可谓是人尽皆知,它所能造成的杀伤力令人闻风丧胆;

巨大的能量在一瞬间爆发出来,因为高温散发出来的高压气体在几秒之内迅速膨胀,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股冲击波不仅会让房屋高楼全部倒塌,触碰到的人也会在瞬间之内化成灰烬;

它能做到的不仅是让一个城市一瞬间的灭亡,爆发之后的核辐射也会影响几代人,如子孙后代畸形或者身患白血病。总之,无人能幸免。

但好在我们出生在一个和平又强大的年代,国家今时不同往日,我们不用活在核武器硝烟的恐惧之中。

正因为核武器能产生如此激烈的破坏力,所以我国即使是在吃不饱的年代,也要致力于核武器的研发;

我们不是为了侵略,而是因为在别国拥有核武器时我们能做到用自己的核武器遏制对方;

靠这种平衡才能维持和平,所以核武器是国防力量不可缺少的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提到原子弹和核辐射,我们首先能够想到的就是美国往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掷的两颗震惊全世界的原子弹。

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整个日本在很长一段时间都笼罩在这个云朵的阴影之下。

正因为这两颗原子弹的威力,正在进行侵华战争的日本不得已选择了无条件投降。

因为战争如果继续持续下去,整个国家都可能被原子弹摧毁。

实际上美国还为日本准备了第三颗原子弹,如果日本还在战争中负隅顽抗、继续挣扎的话,第三颗原子弹就会成功地在日本小仓降落。

那时候的日本,就成了一个只有灰烬的小岛,他们的文明都将成为历史。

第三个原子弹的故事其实鲜为人知,因为他并没有投放成功,但实际上,即便没有爆发,也曾在很短的时间内夺走了几名科学家的性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关于这枚原子弹还有一个“鲁弗斯核心”的故事。

在20世纪初,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质能方程,虽然他没有见过也没有参与制造过原子弹,但他的发现直接揭示了原子弹的原理。

直到德国的两位科学家在偶然的一次实验里发现了铀原子的核裂变现象之后,人类这才在历史上第一次认识到了核能这个从没有见过的能量。

原子弹的研究,也就是根据这一核裂变原理。一些稍微大一点的原子会发生裂变,并产生能量,释放出几个质量较小的原子。

但是原子散发出来的能量是很小的,当科学家们在研究如何将这种能量放大时,突然发现了中子的作用。

中子的影响下,原子核可以开始分裂产生中子并释放能量,但裂变不会因此停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的中子和新的原子核继续影响,继续产生更多的裂变,产生更大的能量,这就是链式反应。这个发现就是制造原子弹的关键。

总之,关于核裂变的原理德国是最先掌握的,但由于当时德国忙于二战,核武器原子弹的研究就暂时被搁置,更何况当时钱也不够,所以德国没有把握住这样的优势。

1939年,爱因斯坦也意识到自己的发现会对未来的战争造成多大的影响,他很害怕很多人会因为自己的发现而死于核武器之下。

所以无奈之下,他只好将这项已经被德国掌握的原理通过写信的方式送到罗斯福手里。

身为犹太人的爱因斯坦,对屠杀自己同胞的法西斯阵营深感痛恨,既然核武器的发明已是定局;

那就绝对不要让法西斯阵营率先掌握,不然这对世界和平就是巨大的灾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在1941年,美国为了防止纳粹党优先造出原子弹,便开始正式曼哈顿计划,小男孩、胖子、瘦子都在这项原子弹计划中被成功造出来。

首先登场的是小男孩,他在1秒钟之内将日本广岛夷为平地,巨大的烟雾笼罩着整个广岛地区。

轰炸时剧烈的声音让所有人感到耳鸣,发射出来的白光也让人们睁不开眼。

一枚原子弹就能在一天之内让八万多人因此丧命,这也是人们第一次见证到了核武器的威力。

执行原子弹空投任务的飞行员曾多次作出警告,如果日本继续执迷不悟下去,他们的子民就会成为这场战争中的牺牲品。

他们也将即将轰炸城市的消息通过空撒传单的方式告诉百姓,希望百姓赶紧撤离,也希望日本政府赶紧投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日本对这次警告并没有做出反应,就这样,日本的城市开始化为火海,日本统治者的极端偏执和对别国侵犯占领的欲望最终让数以万计的百姓成为牺牲品。

经受如此重创,日本还在对内封锁消息,继续自我麻痹,于是美国便在同年的8月9号在长崎投下了第二颗原子弹胖子。

也正因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了尾声。

爱因斯坦得知广岛和长崎的现状之后,他非常地后悔,作为一个局外人,他觉得抛开那些战争上的博弈来说,人民都是最无辜的;

日本和美国对他没有造成伤害,所以他才感到异常愧疚。

而那枚没有被投放到日本小仓的原子弹瘦子就没有了用武之地,它的核心叫做鲁弗斯核心,没有被美国销毁,反而留在实验室里用于最后的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学家们将会对它进行拆除分解,以便研究原子能。

虽然核武器的爆发已经让全世界人民见识到了它的威力,但只有科学家们知道原子弹真正的威力还没有达到预期。

从前两枚原子弹在日本爆炸的数据来看,他们的核原料利用率非常低,第一枚小男孩仅有2%,胖子多一些但也只有20%。

鲁弗斯核心的当量有足足23000吨TNT,比前两枚多了3000~10000吨TNT,如果能够爆发出来,绝对要比前两枚威力很强。

为了一研究如何更大程度地发挥原子弹的威力并促进未来核武器的研发,美国科学家开始研究这枚原子弹的临界状态。

临界实验不久之后就在美国展开,原子弹上散发出来的辐射非常强,它的研究势必会对身边的科学家造成一定的生命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这项工作的正式开展和完成,有一些不怕牺牲愿意为科学奉献的科学家主动请缨,愿意参与这项危险的计划,这个人就是哈利达格利安

实验室配备了辐射计数器,就是为了监测辐射量大小,当辐射计数器开始有了反应,也意味着他们的目标正在实现,鲁弗斯核心开始渐渐逼近临近状态。

但是一次实验时发生了一个所有人都没有料想到的意外,那就是用于检测临界状态的碳化钨,不慎从原子弹核心上掉落;

但此时该核心已经达到了超临界状态,很多中子开始向核心那边聚集,这颗球体的内部也开始闪现出幽蓝色的光,稍有不慎核裂变就会发生。

在生死存亡瞬间,哈利没有太多时间思考,他直接徒手将掉下去的碳化钨捡起,中子从核心里流出来,蓝色的光消失,意味着裂变反应停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一瞬间哈利的身体遭受到了巨大剂量的辐射,这种剂量足以致死,哈利很快也就离开了人世。

因为这项实验需要在危险的边缘试探,常常需要好几个人把握细节轮流操作,就是防止科学家们体力不支从而导致因为细微的差错造成意外的发生。

因此,实验在可控范围内出意外的概率是很小的。

但哈利做实验的那次并没有按照实验室的规范来,他在夜晚独自一个人来到实验室做实验,对实验乐此不疲的他不觉得这有什么危险,因为很多细节他早已烂熟于心。

但意外还是发生了,这颗核心瞬间夺走了一个科学家的生命,所以因此它也被称为恶魔核心。

哈利死亡的样子也非常恐怖,刚开始只是头痛恶心,后来身上的皮肤开始溃烂,再到后来他的心脏超速跳动,坚持了26天就离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看似平淡无奇的金属球竟然有如此强烈的危险,科学界对此瞬间感到闻风丧胆。

哈里离世之后,临界实验没有因此停止,人类在突破认知边缘时总伴随着风险和牺牲,但是没想到就在不久,这个恶魔再次夺走了一名科学家的性命。

1946年5月科学家路易斯亚历山大斯洛廷正式接手这项实验,因为有了之前的经验教训,这次实验更加注重科学家们的生命安全。

标准的实验步骤需要将核心放在两个半球之中,剩下分别是铍铝材料。

为了防止中子反射引起太多的链式反应从而发生过强的核裂变,这两个半球之间必须要放上金属垫片,就是为了防止上下闭合,没有空隙。

然而斯洛廷在做实验时,并没有按照标准流程来,他觉得这样的操作太过麻烦,再加上自己的技术已经很熟练了,就经常把垫片去掉;

只用一个螺丝刀来控制缝隙,发现快合上时再随时调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验室里很多的老前辈都在警告他不要这样做,否则这个恶魔随时会要你的命。

但年轻的斯洛廷不以为意,继续我行我素,就是这种对科学实验不严谨、任性妄为的态度让他在某一次试探中失了手。

当时他正和几名同事开始实验,他像往常一样用螺丝刀控制上下之间的间隙,然后自己就在一边专注地记录数据。

但是其中一名同事不小心碰到了桌子上的东西,上下两部分瞬间合在了一起,恶魔核心瞬间进入到了核裂变的临界状态。

熟悉的幽蓝光芒在核心体内闪耀,熟悉的场景再次来临,就像是会要人性命的恶魔开始渐渐苏醒,并对周围的生命蠢蠢欲动。

斯洛廷情急之下赶紧徒手掰开外壳,大脑空白的他根本没想那么多,等反应过来时已经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恶魔虽然又被重新封印起来,但他在即将苏醒的时候,那一瞬间产生的极高剂量的核辐射绝对能轻轻松松要了他的性命。

没到九天,他就因为自己的失误化成了一滩血水,去世了。

中子造成的辐射穿透力非常的强,这种电离辐射能够将构成我们身体的原子电子电解为自由态;

而我们人体的DNA就是由分子状态构成,意思就是辐射直接破坏了人体的DNA,DNA一旦断裂,这种伤害是不可逆的。

人体身体的细胞已经失去了合成再生能力,即便他表面上看上去问题不大,但体内的各种系统通通开始失效,就好像人去楼空,他的身体状态就像一座即将倒塌的大楼。

即使没有立即死去,他短暂的存活状态仿佛活死人一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接受到的辐射剂量远远哈利,他刚开始也是像哈利一样头痛、腹泻、恶心,但渐渐的他的手部开始肿胀,身体出现大量的水泡。

再过几天,身体内部就因为辐射开始烧伤腐烂,肌肉渐渐溶解消失,什么样的治疗都于事无补,死亡很快就到了。

不过好在是他最先制止了上下的闭合,所以辐射大部分全到了他身上,其他七个在场的工作人员虽然也遭受到了核辐射,但是剂量没有波及到生命安危。

只能说从事这项“给龙挠痒痒”工作的人必须大胆勇敢,但是不能过于嚣张得意,常在岸边走,哪能不湿鞋?

虽然人工进行调整操作的方式对于实验研究来说更加精准。

但为了防止悲剧再次发生,美国从此之后规定,所有危险的原材料都不允许再用人工进行,必须用机械手臂代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个著名的事故一直作为教训来告诫之后所有从事危险工作的研究人员,想要安全首先就不能麻痹大意;

不要因为自己熟练操作就放松警惕,有些危险随时潜伏在身边,尤其是威胁生命的工作,万万不可马虎。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完-

作者 | 蚕豆

编辑 | 阿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