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班有60个学生,分成了两拨人。

一拨是老打别人的,一拨是老被打的。这个班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闹事,到了三年级还没停。家长们都很生气,可是老师说服他们忍一忍,有的家长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就让他们跟着打人的那拨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有个妈妈站出来了。她叫苏迎澜,是上海一个公司的领导。她听说自己的儿子被揍了,就马上飞回家乡。她花了几天时间学习了法律知识,找到了其他受欺负的孩子的家长,写了一份反对校园欺凌的声明。她跟学校谈了好几次,最后学校答应给打人的孩子处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件事没有让坏孩子受到最重的惩罚,也没有让大家觉得很爽。苏迎澜没有报警或者告状,因为她不想给班主任和学校造成麻烦。但是她还是做到了一点点改变。

被欺负过后,她10岁的儿子不知道该怎么对付那些欺负他的同学。他只知道说对不起没用,他们还会再来打他。这次苏迎澜希望儿子能跟她一起面对这件事:“你愿意跟妈妈一起战斗吗?”

“我愿意。”儿子说。

这场战斗可能不太完美,但她想带着孩子走出去,在遇到校园欺凌时不再逃避和忍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迎澜是个公司的领导,她在上海开会,但她根本没心思听别人说什么。她手抖得厉害,赶紧买了最快的飞机票回家。

刚才她接到老公林皓的电话,说儿子小逸在学校被7个同学打了。老公气得不行,想去找那些孩子的家长算账。

“我们离婚吧,孩子给你。”苏迎澜吓坏了,“为什么?”老公说这是他的计划,万一他和那些家长打起来了,就自己背锅。

“我不回去怎么离婚?”“我自己说离婚就行。”“有用吗?你知道怎么离婚吗?”老公也不知道,“反正我要去。”苏迎澜赶紧让表弟去拦着老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迎澜明白老公为什么这么生气。他上初中的时候也被同学欺负过。他成绩好又是外地人,别人总是打他、抢他的钱。告诉老师没用,父母也不管,他想过不上学了。为了保护自己,他只能跟坏孩子混在一起,逃课、变成更会打架的人,但成绩就变差了。

前两天儿子说想换学校的时候,林皓就觉得不对劲。小逸说周四体育课玩耍的时候,陈子杭带着7个同学突然冲过来打他和两个朋友。林皓马上检查了孩子身体,没有明显的伤痕。

从上海回到西双版纳需要17个小时。挂完电话后,苏迎澜回到会议桌前拿了张纸开始画思维导图(脑图),她已经顾不上自己看起来很分心了。

画脑图是这位领导解决问题的方法。面对这个特别的问题(项目),她在纸右上角写下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一、让小逸心情好起来;二、惩罚打人的孩子;三、让法律进入学校。

围绕着目标,她开始详细地分析步骤。她需要知道反欺负(反欺凌)相关法律规定、查清事情真相、找出班里还有没有其他被欺负(被欺凌)的孩子。她计划和学校谈三次话:第一次让学校跟她说明情况;第二次讲出初步解决方案;第三次做出最后决定。

苏迎澜不甘心,她给其他家长打电话,想找到更多受害者。结果她发现,原来自己家孩子还算幸运的。

有个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被欺负,有次还从楼梯上摔下去。他妈妈跟欺负他的孩子说了句“再打我就报警”,结果那孩子爸爸还给她打电话骂她。她想过报警,但班主任说自己会处理好,不要闹大了影响学校。

后来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了欺负别人的队伍。他们都是跟着一个叫陈子杭的男生。郑书宜妈妈听说,“只要跟他是兄弟,他就不会打你。”很多家长都怕得罪学校和陈子杭父母,所以不敢出声。

苏迎澜想让更多家长一起签名反对校园暴力,并且希望学校能加强反校园欺凌科普教育2。但只有两个家庭愿意支持她。其他人都觉得这样做太冒险了。

苏迎澜很失望也很同情这些家长,“明明是受害者却不敢站出来。”她知道这所学校很难进,大家都不想放弃这个机会。

郑书宜妈妈虽然女儿没被欺负过,但也决定帮助苏迎澜。“既然学校没有处理得当,就要有一个家长来处理。”她觉得苏迎澜很勇敢。

最后只有三个家庭签下了反对校园暴力联名信并按下手印。苏迎澜本来想拿出来让学校重视起来,并且加强反校园欺凌科普教育。但考虑到其他人可能会受影响,最终还是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