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为了您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更新精彩故事、分享不一样的历史瞬间!

2022年年初,印度工商部门的负责人戈亚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说道:

“据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在2014年到2017年这三年当中,已经有2783家外国企业离开了印度。印度的经济将受到重大影响。”

尽管这些年里,印度工商部门做了很大的努力,希望在世界各地引进优质的企业进入印度市场。但无论是哪国的企业,似乎对于印度这个人口超过十亿的巨大市场都表现得有些犹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拥挤的“印度城市”)

少数同意在印度投资的外国企业也大多会将他们的工厂和分公司设在马哈拉施特拉邦和德里邦这两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

其实,印度政府对外招商引资的“窘境”可以说是他们咎由自取的结果。对于每一家在印度进行投资的外国企业,印度政府几乎都不会给他们提供和谐的经营环境。

印度政府对待这些外资企业的态度非常恶劣。BBC、CNN等不少英文媒体甚至曾经公开批判过印度政府对待外资企业“杀鸡取卵”的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脏乱的“印度城市”)

那么,印度政府为什么要如此对待前来投资的外国企业呢?在来到印度投资之后,各国的企业又遭遇了怎样的麻烦呢?在未来,印度的经济又该何去何从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慢慢地道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脏乱的“印度城市”)

一 商业巨头的“血泪史”

与印度在政治上奉行的“霸道外交”一样,印度政府在许多商业活动中的准则也是“能占便宜绝对不能吃亏”。因此每一家进入印度的外国企业都只能自求多福。

即便是对于欧美国家的企业,印度政府也通常会按照自己的逻辑行事。更令人感到头疼的是,由于印度复杂的国情,他们处罚企业的理由也总是令人摸不着头脑。

肯德基、麦当劳和汉堡王这三家美国快餐业巨头在印度都有不少门店。但是他们也是印度政府重点罚款的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9年3月,印度的食品安全部门就对马哈拉施特拉邦的一个肯德基快餐店开出了5000卢比(约合433元人民币)的罚单。

官方给出的理由是:这家肯德基快餐店在售卖的食品当中添加了猪肉香精。而这将被视为对印度境内穆斯林群体的不尊重,所以他们才开出这个罚单。

随后,印度的食品安全部门又以此为由,向肯德基在印度的分公司提出了十万美元的罚款。但肯德基总部随后发表了声明,拒绝支付这笔罚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令人感到哭笑不得的是,那家被印度政府罚了款的快餐店老板告诉记者,在两个月前,他刚刚因为汉堡中的牛肉配方被印度政府以“侮辱印度教教徒”的名义罚过款。

三个月之内连续遭到两次罚款,这让快餐店老板感到十分不解。在媒体的镜头前,他高调的控诉印度政府这是在“钓鱼执法”。

但这样的遭遇并不能在印度国内博取同情,因为在印度,这样的情况简直是司空见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肯德基的“餐厅”)

其实,为了迎合印度市场上不同宗教群体的需求,肯德基、麦当劳和汉堡王三家公司已经对自己的产品做过调整了。

英国媒体BBC的记者在新德里的街头随便走进了几家“美式快餐店”。他发现,为了避免遭到同样的处罚,这些快餐店都不约而同的推出了“羊肉汉堡”和“素汉堡”。

快餐店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因为在印度不仅有信奉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人群。锡克教和佛教的信徒也不在少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堡王”的宣传广告)

他们当中一些人不吃猪肉,一些人又不吃牛肉,一些人什么肉都不能吃。所以即便是“标准化运作”的美式快餐店,也必须针对不同人群的偏好推出不同的产品。

不过,印度政府对各大企业的罚款纯属是“欲加之罪”。因为在几家快餐巨头针对印度社会的实情做出产品上的调整后,印度政府又以“破坏环保”罚了他们一笔巨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街头的“神牛”)

不过,被以环保理由处以巨额罚款的美国企业绝不仅仅只有这几家“快餐巨头”。世界知名的可口可乐公司也在印度被当地政府以同样的理由敲诈过。

2022年3月,印度国家绿色法庭(NGT)对美国的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两家饮料公司做出了35亿美元的罚款。

法庭给出的审判理由是:他们在生产饮料时需要用到大量的塑料瓶和易拉罐。而这些塑料瓶和易拉罐又对印度本土的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的“国家法院”)

这样的审判理由让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两家公司的律师都感到欲哭无泪。他们作为生产饮料的企业,当然需要大规模的购进塑料瓶和易拉罐。

这么正常的操作,这在别的国家都没有问题,为何只有印度政府有意见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口可乐”的售货机)

随后,印度的国家绿色法庭又对他们给出的判决内容作出了补充。他们一再地强调,这两家饮料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污染了印度的水源,给当地民众的健康造成了不利影响。

在得知这个更加荒谬的理由之后,两家饮料公司的律师在法庭上据理力争。他们认为,两家公司每年在印度生产饮料时,都需要额外花重金修建“污水处理设施”。

而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应对印度社会触目惊心的“水资源污染”。如今给出这样的理由,实在难以令人接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口可乐”的售货机)

但印度国家绿色法庭还是强硬的表示,如果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拒不缴纳判决中所做出的罚款,他们将关停两家企业在印度的部分工厂以示惩罚。

当然,如果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公司愿意向印度政府交出他们的“产品配方”以供查验,国家绿色法庭倒也可以放它们一马。

食品配方对于从事食品生产的企业来讲是经营的根本。这样的条件显然是两家饮料公司绝对不能接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口可乐”的生产流水线)

但印度政府的这种行为已经是当着全世界的面“耍流氓”了。为了不影响自己在印度的生意,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这两家公司还是捏着鼻子缴纳了相应数额的罚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街头的“可口可乐”广告)

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都是饮品界的翘楚,每年的营收都是天文数字!尽管印度对他们吹毛求疵,但财大气粗的他们倒也能够应对!

不过对于其他国家的跨国企业来说,印度的这种骚操作就难以让他们痛快买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乡村的“可乐售货摊”)

一言难尽的“投资计划”

2022年1月,印度政府公布了他们对四家日本企业的处罚通知单。而处罚他们的理由则是“未经印度政府许可,向本地企业提供运输服务”。

这则消息很快引来了国际上各大媒体的关注。大家都想听一听这四家日本企业管理层工作人员的说法。毕竟印度政府“钓鱼执法”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很快,人们便得知了这次“处罚事件”的真相。从2009年开始,这四家日本企业就开始计划要在印度开展投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城市的景象)

起初印度政府也表现出了非常欢迎的态度,甚至还邀请他们赶往印度首都新德里谈判。但是随后发生的事情,就让这四家日本企业的管理人员感到哭笑不得了。

按照这四家日本企业的计划,他们需要在孟买等几个较大的印度城市修建“物流仓库”。但是印度政府却迟迟没有就此事向他们作出答复。

这几家日本公司的管理人员也曾经去找过印度政府理论,但是负责接待他们的印度公务员却表现出了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夜色下的印度“孟买”)

“我们这里就是这样的(审批效率低),你们来这里投资建仓库,我们又不会往里面存东西。我们为什么要拼命的帮你们干活?”

但“商机”是不容耽误的。无奈之下这四家日本公司只能在印度偷偷的修建了几个仓库。就这样,几家公司在印度的生意总算是偷偷摸摸地做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通的印度民众)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了2020年,由于世界疫情所带来的冲击,这四家日本公司的收益大大减少。

但就在这个时候印度政府却跳了出来,揪住他们之前“未经审批私建仓库”的事情,表示要给他们一些惩罚。

几家公司的管理层都懵了,他们早在2009年就向印度政府提出了建设仓库的申请。但直到2020年申请都还没有被批复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的“街头政治运动”)

可偏偏就在这个时候,印度政府还以此为由罚了他们的款。这简直是不可理喻,所以表示了拒绝!

印度政府看这四家日本公司不敢认罚,干脆做出了一个更加不要脸的举动。他们公开对外宣称,印度政府从来没有允许过这四家公司在印度境内从事运输服务。

也就是说,这四家日本公司在印度境内连续做了十几年的生意,到头来还成了“非法经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远洋运输”中的轮船)

这四家日本公司的负责人马上拿出了他们当初与印度政府进行商务谈判的资料,想证明当初他们在印度所从事的生意都是合规合法的。而且印度官方对此也是批准并知情的。

可随后印度政府却表示,这些协议都是由上一届政府跟几家公司签订的。所以本届印度政府对此并不知情。如果他们在本届政府上台之初就递交了相同的协议,才能被视作“合法经营”。

印度政府的这一套说辞简直都快把人给弄崩溃了。他们这样做等于公然把自己的“国家信誉”踩在脚底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现任总理莫迪)

要知道印度承袭的可是像英国一样的“议会制”政体。按照印度的政治制度,如果印度议会内部的政局出现动荡,印度总理的任期很可能都只有几个月。

难道说每一任印度总理上台之后,那些在印度进行投资的外资企业都要将他们所有的文件重新向印度政府申报一遍吗?

这样荒唐的规定显然是既不合情也不合理的。因此它大概也只是印度政府编出来的“理由”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浦项公司的“办公大厦”)

除了这四家日本企业之外,来自韩国的浦项钢铁公司也被印度政府给坑惨了。他们几乎经历了与这四家日本企业一模一样的遭遇。

当初浦项来印度进行投资的时候,双方就一系列的细节问题已经达成了协议。等到浦项的工作人员带着资金来印度投资建厂的时候,当地的政府却变了卦。

印度政府的官员们告诉浦项公司:之前审批给他们的土地被政府给收回了。因为他们建厂所需要的土地是通过占用农民的耕地而得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浦项公司的“办公大厦”)

但现在那些农民不同意将地让给浦项公司,所以这一回当地的政府就只能“为民做主”了。

印度政府的这一套解释,把浦项公司的管理人员都给惊呆了。且不说印度国内的绝大多数土地实际上都掌握在地主手里。

哪怕是这些土地真的属于印度农民,当初双方进行谈判的时候,印度政府也没有说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在忙碌的“印度农民”)

因此,印度政府这样的行为就是在向浦项公司“敲竹杠”。他们在签订协议的时候,故意不将其中的问题说清楚。

等到投资企业真的来做生意的时候,他们才拿出相应的借口趁机为难。

浦项公司在印度市场撞了个鼻青脸肿之后,决定取消对印度的投资,彻底放弃这个有着十多亿人口的巨大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的“IT公司”)

但就算浦项公司打算放弃印度市场,他们也必须先交给那些印度农民一大笔“赔偿金”之后才能全身而退。

也许有许多人认为,这样的投资乱象只会出现在印度的许多传统行业中。毕竟印度人的“IT产业”早就已经闻名世界了。对于这个产业,他们总该重视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的“IT公司”)

但事实证明,印度政府对于企业的压榨和剥削是全方位、全行业的。

不管这家企业从事的是什么行业、规模有多大、来自什么国家,只要进入了印度这个大市场,它们都必须做好“脱一层皮”的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恒河边的“印度民众”)

三 外资企业的“地狱”

其实很多人对于印度“IT产业”发达的印象,源自于美国硅谷里许多拿着高薪的印度裔数字工程师。但是这并不能代表印度“IT产业”的现状。

由于印度巨大的人口基数,这个民族确实诞生了许多优秀的数字工程师和信息人才。但这些人才几乎都跑到美国去生活了,留在印度国内创业或就业的人少之又少。

因此即便到了今天,外资企业还是在印度的“信息与科技产业”中占到了不小的份额。比如我国的小米手机就在印度的手机市场里占到了至少20%的份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使用“小米”手机的印度人)

为了表示对印度市场的重视,小米的“当家人”雷军曾经亲自到印度出席活动。而印度政府也给雷军提供了足够的待遇与合作条件。

双方的合作看起来似乎已经步入了正轨。可印度政府很快就露出了自己的本性。

2022年5月1日,印度政府向各国媒体公布了一则消息:他们发现小米公司在印度境内进行“非法交易”。

因为这次交易的数额巨大,印度政府不得不对小米公司在印度的负责人进行了传唤,同时也对小米公司做出了处罚。

但与之前许多“处罚令”一样,这个消息很快也遭到了小米公司负责人的反驳。

小米公司的负责人告诉各国媒体的记者,印度政府的指控完全是子虚乌有,小米在印度境内的所有业务全部都有账可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使用“小米”手机的印度人)

印度政府眼看小米不肯服软,直接冻结了小米公司在印度的几个账户。这些账户里的资金共计达到了7.25亿美元。如此巨大的损失,自然也给小米公司的经营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这件事情传到国内之后,有网友建议小米公司去向相关的国际机构提起“仲裁”。但面对像印度这样的“流氓国家”,即便是仲裁也根本起不到任何效果。

因为对于印度政府的各级官员而言,外资企业所带来的经济增长与他们并没有最直接的关系。反而是从那些外资企业手里抢来的“罚金”能够直接进入自己的腰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米在印度的“生产车间”)

因此在绝大多数的时候,印度政府的一些处罚措施看上去总是令人啼笑皆非,但印度的官员们却乐此不疲。

为了薅到更多企业的“羊毛”,他们甚至还会照搬别国的处罚决定来向当事企业“挑刺”。全然不顾自己的国际形象与国际信誉。

2023年1月,印度政府宣布,他们将对美国的互联网巨头谷歌公司作出处罚,罚金是130亿卢比(约合10.95亿人民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谷歌公司”的办公地)

印度政府认为,谷歌公司在没有经过印度政府允许的情况下,与印度境内的手机制造厂商私下订立合同,要求对方在新生产的产品“确保谷歌旗下的产品以及安卓系统能够占到主导地位”。

对于这项处罚决定,谷歌公司倒是没有否认。因为此前欧盟的经济机构就这个问题已经对他们发出过处罚通知了。

只是他们并没有与印度的手机制造厂商订立过相关的合同。因此印度政府在其公开的文件中所宣布的消息是“移花接木”得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盟”总部大厦)

谷歌公司在随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强硬地表示,他们绝不会支付这一笔罚款。

如果印度政府再这么胡搅蛮缠的话,他们甚至会考虑暂停印度境内的服务。这无疑将给印度民众的生活造成不小的麻烦。

印度政府这次拿着“鸡毛当令箭”总算是绊了一跤。眼看着谷歌公司不肯束手挨宰,他们便立刻换了一副嘴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谷歌公司”的办公地)

印度政府在国内的媒体上大肆宣传他们的“仁慈”与“博爱”。这次罚款本来就是他们不占理。

但他们却将撤销罚款的事情说成是为了“印美关系”考虑的一步大棋。可见在“嘴硬”这件事情上,印度政府从来没有输给过任何人。

如今,许多当年主动前往印度投资的外国企业都纷纷离开了这片黑暗的土地。因为谁也不知道自己是否会成为下一个被印度政府“罚款”的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街头“拥挤的人群”)

虽然印度的工商部门负责人戈亚尔依旧在世界各地出访游说,试图让更多的外国企业进入印度市场投资。

但只要印度的营商环境一天不改变,印度人想要借助外资的力量实现发展就是在白日做梦!

和平与发展固然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但每一个国家在相应的国际竞争中都应该表现出充足的信誉与开放的胸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首都“新德里”的风光)

否则即便自身体量再大,也会被凶猛的贸易浪潮所吞没。除此之外,印度的故事也告诉了人们一个道理:做生意必然要讲诚信。

人无信则不立,国无信则无义。而当一个国家的信誉被他们自己所败光的时候,他们自然也就被这个伟大的时代抛弃。

参考文献:

《The number of foreign companies active in India is declining》Mimansa Verma

《KFC, 2 other firms fined Rs 30K for wrong branding in Indore》

《KFC outlet fined Rs 5,000 for 'unclean kitchen》THE TIME OF INDLA

《NGT slaps fine of Rs 25 crore on Coca-Cola, PepsiCo over illegal extraction of groundwater》Sanjay Sharma

《Google says CCI 'copied' EU order: report》BBC

《India fines Japanese car carrier cartel》Naida Hakirevic Prevljak

《India seizes $725 million of Xiaomi assets over illegal remittances》Adltya Kalra,REUTERS
编辑:糖葫芦
责编:Z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