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喝星巴克的人越来越少了,昨天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热搜,给人感触很深。上个财季的3个月内,星巴克在中国内地市场实现营收6.217亿美元,同比下降31%。内地同店销售额下降29%,同店交易量下降28%,和瑞幸的市场表现截然相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网友们也是议论纷纷,觉得这是迟早的事,从1999年星巴克进入中国就一直是躺赢的模式,特别是因为早些年不少外企员工喜欢在里面办公小憩,被贴上了“高档消费”的标签。但是如今国产咖啡品牌涌现,很多细节不比星巴克差,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它的生存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类似的现象其实挺常见,国产崛起后消费者可以考虑“平替”或者更多高性价比选择,于是很多国外品牌开始走下坡路了。就拿汽车来说,以前德系、日系称霸市场,大众和丰田本田在中国一路狂奔,BBA更是举着望远镜都找不到对手。

但进入新能源时代后,一大批国产汽车品牌涌现,比亚迪、长安、吉利等等都是挺不错的选择,丰田本田开始大举败退、外国豪华品牌优势也不复当年。今年更是出现了合资车大打出手,围绕价格卷起来了,这边刚宣布降9万,另一家马上又补贴6万。

包括女性消费者离不开的美妆市场,这条万亿赛道以前基本被日韩和欧美产品垄断,国产美妆的话语权少之又少。不过近几年大反转持续上演,日韩美妆在中国节节败退、欧美大牌堪堪稳住局面,调查数据显示,国妆品牌已占56%的市场份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擅长特卖美妆产品的唯品会销售数据看,同样能印证国产美妆崛起这一趋势。在这家平台上国产美妆在2022迎来了市场大年,唯品会去年美妆品类整体销量增长58.8%,溪木源、逐本、谷雨、酵色等品牌销量更是增长200%。以及京东,去年双11销量前20,国货占了16席。国产带来的“性价比”、“平替”等效果正成为年轻消费者的心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理性分析,国产在越来越多领域实现突围、甚至反超大牌,主要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来在于国产几十年筚路蓝缕,品质和设计的确追上来了,甚至一些细分领域比大牌做得更好;二来也印证了年轻消费者的观念趋于理性,大家更加在乎性价比和产品本身效用。

之前北师大就发布过调查报告,10个年轻人有7个消费注重性价比。越来越多年轻人看清了品牌溢价的真相,所谓的大牌带不来面子,买对的不买贵的正在成为主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