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鑫宇的自杀让大家更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时对失踪案件的应急处理方法有了全新的认知。

有不少人还在纠结胡鑫宇案所谓的“真相”,影响力如此大的案件,实际上给大家带来的思考远比案例本身更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鑫宇案释放两大重要信号

对于很多仍然在质疑本案真相的网友,其实背后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大家似乎无法接受折腾了100多天的失踪案,竟然是一起普通的自杀案。

相信绝大多数关注此事件的人正如御姐关注此事的原因一样,都是因为在这起事件的过程当中,舆论中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传闻把大家吸引到事件中。

再加上胡同学离开学校时无痕无迹,这也给了接下来的各种谣言生存的基础,而这个事件之所以能够引起如此大的关注,其核心点就在于未发现胡同学离开学校的任何痕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御姐刚开始关注此事的时候,也正是该事件各种谣言四起的时候,但每一种谣言看起来似乎都有那么一些道理,而每一起谣言被认同的核心点就是胡同学离奇失踪的事实。

这也导致了很多人知道真相时候,由于之前100多天的心理铺垫,再加上事件当中的确也有一些无法还原现实的地方,这就加剧了大家对于事件真相的认同。

但绝大多数的网友还是非常理智的,大家也希望从这起事件当中总结出一些经验和教训,而这件事之所以能够引起广泛关注的另一层原因就是,它揭示了两个非常严峻的现象。

①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吴丹红律师的话说,胡鑫宇事件是一起非常典型的青少年因压力而自杀的案件。

正是因为这起案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才让大众有机会更为全面的了解青少年压力的产生和发展,才给了大家更好的借鉴反思价值。

在胡同学失踪自杀案中,学校同学对胡同学的描述、笔记本当中的心情感悟、胡妈妈的透露、录音笔内容等,都验证了胡同学学习压力大的现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同学的回忆和笔记本的内容,尤其是录音笔内被公开的两段内容节选,都能验证胡同学已经有了比较明显的自杀倾向。

根据权威数据显示,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青少年当中抑郁的比例和总数正在逐年增加。

虽然我们无法确定胡同学生前是否已经抑郁,但他最终选择用自杀的方式来解除压力带来的痛苦,已经比单纯的抑郁更加严重,更需要让大家反思。

压力来自于哪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能够给青少年心理带来压力的方面有很多,但主要还是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家庭压力、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情感压力、对人生意义思考的压力、家庭情感支持弱化压力、性格压力等。

【学业压力】

胡同学在中考时其实就已经发挥失常,按照他初中班主任老师的说法,以他平时的学习成绩,本应该考上当地最好的铅山一中,最终却被致远中学第二批次录取。

我们无法得知胡同学是否在那个时间就已经出现了学习压力大的情况,但从他来到高中之后的这一个多月来看,已经明显表露出学业压力大的现象。

怎么发现孩子感到学业压力大呢?比如说孩子的成绩突然下滑很大、上课注意力突然不集中、完成作业的效率下降、出现了考试焦虑的情况等。

【家庭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点其实父母自己就能够自我审视,是否在平时当中给孩子过多的学习压力,大家其实也可以从这几方面来进行考量。

经常拿别人家的孩子来教育自己的孩子、经常因孩子的学习打骂孩子、把家族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把每一次考试成绩看的特别重要、帮孩子规划业余时间、因学习问题和父母顶嘴等。

很多人都想知道胡妈妈隐瞒的那段通话内容是什么?虽然最终并没有被透露出来,但其实也不难猜测,对于这种情况,绝大多数家长所采用的方法,其实正是胡妈所用的方法,大家也可以自己去对号入座。

【人际关系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同学自己也说自己性格比较内向,也不善于和同学、老师打交道,人际关系压力虽然在青少年心理压力当中并不是主要的存在,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辅助压力。

人际关系压力其实可以和性格压力合并看待,一般情况下,比较容易出现人际关系压力的青少年,大多都是来自于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

当家庭当中有一个性格内向的孩子的时候,父母就要格外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成长。胡同学就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孩子。

【情感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对于高中生来说,随着他们心智的成熟以及性成熟,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对于情感的需求也会逐渐增加。

尤其是对异性的好奇以及产生的情感需求,往往会让他们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在胡同学案情发布会中,就提到了胡同学存在情感冲动压力的问题。

这一方面,主要通过观察孩子是否早恋来预防,当然还有一部分孩子会把这种情感压力深埋在心里,这一点是很难发现的,或许并不能导致孩子走上极端,但却是影响孩子学业成绩的重要“杀手”。

【对人生意义思考的压力】

青少年如果单纯的因为心智的成熟和知识储备量的提升,对人生意义产生思考和烦恼,这种压力其实并不可怕。

最可怕的就是孩子已经有了其他比较严重的心理压力之后,尤其是产生了轻生的念头,然后再去思考人生的意义,此时就会带来更多负面的心理压力。

胡同学在和同学的交流、录音笔以及笔记本当中的记录中,就曾多次出现对于人生意义的负面情绪。

【家庭情感支持弱化的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点主要是青少年对于家长是否关心理解自己的一种压力,胡同学最后决定自杀,不能排除胡妈妈那几通电话是否有直接性的关系。

根据南京某调查显示,被调查的青少年当中认为父母理解自己的只有44%,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中的56%的青少年当中,有10%认为父母根本就不理解自己。

而在不少心理健康访谈过程中,很多青少年都有一个共同的焦虑,那就是父母给足了自己物质支持,但在精神方面从父母那里得不到太多的理解和支持。

作为父母来说,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特别重要,而不是一味地说教,让孩子表达自己的看法,学会处理孩子不正确的观点。

【四川资阳曹同学自杀、遗言】

2023年1月7日,四川资阳高中女孩儿曹同学失踪,其父母第一时间报警,通过沿线监控,发现小曹儿最终消失在离学校不远的沱江大桥附近。

经过一个月的打捞,最终小曹的遗体在沱江中被打捞上岸,而小曹在失踪之前,曾给自己的好朋友发过一份文件,文件里就有他的遗言。

他的遗言一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写给学校老师的,大概意思就是:学校里的每一个老师他都非常喜欢,对他也都非常好,他不知道他的这个选择会不会让老师们感到遗憾。

另一部分依然是留给家人的,大概意思就是:家人没有让他感受到任何的温暖和亲情。除此之外,他没有再留下其他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曹同学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但从这段遗言当中不难看出,导致他走向自杀之路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家庭的原因,他用一句感受不到家人的温暖和亲情,表达了他对家人的失望。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没留下一句话的山东临沂高中女生小赵跳进了自家屋后的池塘里自杀了。

因为学日语的问题和父母产生分歧的吉林高中女生小郑疑似跳进松花江,父亲精神压力巨大,疑似出现精神问题。

如果在网上搜索因为压力大而自杀的青少年,我们能够看到很多鲜活的例子,所以这些事情其实并没有离我们很遥远,很多时候都在我们的身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在胡同学的事件中,胡同学多次给母亲打电话,绝大多数网友都有这样一种感觉,胡同学其实是将母亲看作是自己最后的求生希望。

从胡妈妈不愿透露最后一次和胡同学的通话内容来看,其实这段内容八九不离十的就是胡妈妈没有察觉到儿子给他释放的求救信号,反而像正常情况一样,有可能对孩子进行了呵斥。

而这一切,在胡同学看来,也是家人不理解他,让他走上绝路的,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胡妈妈并没有错,他做出了绝大多数父母都会做的选择,特别遗憾的是,胡同学没有明确释放自己的求救信号,否则胡妈妈也不会让他走到那一步。

②寻找失踪人员的黄金策略

在小胡事件当中,当家人发现小胡之后,第一时间也对失踪地附近进行了寻找,很显然,找的并不仔细。

而发生在湖南岳阳的甘一航失踪事件中,其家人和村民也对事发地附近进行过寻找,同时也都把离家500m的涵洞给疏忽了,错过了或许能挽救孩子的绝佳时间。

实际上在失踪事件中,如果不是被人拐走或胁迫,如果真的是自己走失的话,孩子失踪之后的一天之内,其实是找到孩子的黄金救援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现小胡的粮库,当时胡爸爸和学校的老师也进入过,但由于粮库太大,大家搜寻的也没有那么仔细,就把废弃的中心现场给疏忽了。

前有小胡事件,后有甘一航事件,其实家人们都在第一时间错过了寻找孩子的绝佳机会,大家也能看出来,并不是没有去寻找,而是没有找到。

当有人突然失踪之后,寻找的人员又该怎样正确地去搜寻呢?

①很多人能想到的第一步就是报警。

这其实也是寻找失踪人员应该先做的一件事,毕竟在大家的心目当中,遇到困难求助警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②附近全覆盖、地毯式搜寻。

这里其实要分几种情形,如果人是被拐走或胁迫带走,在附近基本上不可能找到孩子;如果是自己走失的小孩子的话,一定不要一路附近的每一个角落。

如果是已经比较大的青少年,一定要有一个提前预判,那就是孩子是否有心理方面的问题,或者最近是否孩子出现了情绪上的异常等不正常的情况。

③查看监控

警方在寻找失踪人员的第一时间,肯定会以附近的监控为主,一般情况下,只要附近有监控,基本上能够判断失踪人员是主动失踪还是被动失踪。

小胡事件是一个特殊情况,像刚才提到的这几个案例,其实都是通过监控锁定了失踪人员最后失踪的范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国家对于拐卖儿童的打击越来越大,实际上在现实情况当中,很多孩子的失踪都是因为家长看管不力,导致孩子迷路性失踪,这种情况出现的比较多。

也出现不少孩子掉进隐蔽场所的案例出现,对于孩子自己走失的这一类情况,如果因为搜寻不仔细,而错过救援孩子的最佳时机,这是最令人悲痛的。

所以,无论失踪人员是以何种形式失踪,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对失踪的复信进行认真仔细、不漏一处的搜寻,尤其是那些比较偏僻且容易隐藏的地方。

或许很多家长认为,无论是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还是孩子失踪的问题,都离自家的孩子非常遥远。

且不说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预判,即使自家的孩子再坚强、再听话,做好这方面的预防也是百利无一害的。

相比较于孩子的失踪事件,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其实一直都在影响着每一个家庭,并不是说孩子最终选择走上绝路,才是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

正如本文之前讲述的那样,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有非常多的种类,出现的任何一种心理健康问题,其实都会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母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当中,一定不能抱有侥幸的心理,一定不要认为孩子的一些不正常举动是他们这个年龄段应该有的,怀着释放孩子天性的目的去看待他们的一些不正常的举动,其实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最为典型的就是“李天一强奸案”,作为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李双江老师老来得子,对于儿子李天一是万般宠爱,这在他的亲戚朋友看来,其实都有曾劝过他,不能这么惯着孩子。

李双江老师做客《鲁豫有约》时,还对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侃侃而谈,面对孩子的一些任性行为,他认为这是释放孩子的天性,他认为是多大的孩子就应该有多大的样子。

可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李天一在强奸案之前,其实也因殴打一对夫妇,但李双江老师用钱替他摆平了,这让李天一更加肆无忌惮,最终也因为李双江老师对他的宠爱,害了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