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很多app开发者都会遇到的问题,对于用户来说,如果应用出现报错、无法使用等情况,那么就会很影响体验;而对于开发者来说呢?否则可能会导致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公司开发的APP最近一直提示有风险软件、有病毒,在华为、OPPO等自带手机管家也报毒,经过几天的研究终于解决了,在腾讯和360检测都没什么问题了。

一、app报毒种类

包括:安装失败、发现恶意应用、高风险立即处理、高危病毒禁止安装、检测到病毒、解析错误、谨慎安装、病毒软件立即卸载、异常重启、支付环境报毒等。

二、app报毒案例图

安装失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装失败
发现恶意应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现恶意应用
高风险立即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风险立即处理
高危病毒禁止安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危病毒禁止安装
检测到病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检测到病毒
解析错误,解析包时出现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析错误,解析包时出现问题
发现风险谨慎安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现风险谨慎安装
病毒软件立即卸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病毒软件立即卸载
程序异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程序异常
支付环境存在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支付环境存在危险

三、产生原因:

常见的app误报毒情况:
1.安卓包名曾被其他APP使用,曾经被举报,或者APP包名和已经上架的APP一样,被认为是盗版APP
2.APK打包使用的是共享证书,被很多个APP使用,如果其中有一个APP被误报毒,那么所有使用该证书打包的APK均有可能被误报毒
3.APP被人恶意举报,导致被误报毒
4.市面上存在很多与你APP雷同的应用
5.APK内部打包的网址本身就被标记为红色危险网站
6.APP名称中包含不良信息,或者涉嫌侵犯著名品牌商标知识产权等
7.APP由一些打包软件打包,由于没有做防误报毒处理,被杀毒软件记录下了打包特征,导致所有打包的APP均会报毒
8.APP内部引用了一些第三方类库,第三方类库如果某些特征码被杀毒软件记录,会导致所有使用该第三方类库的APP报毒
9.APP内部存放了一些静态资源,包括HTML/JS/TXT/lua等文本文件,被杀毒软件作为特征记录,导致所有存在该资源的APK报毒
四、解决办法:
需要解毒的软件上传到apk119.com平台,动态加固去毒,解决报毒问题,操作流程如下:

混淆去毒流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混淆去毒流程
混淆处理流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混淆处理流程

六、总结:一些开发人员和团队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研究,但是效果一般,一是去毒与开发业务本身技术完全不一样,二是大量涉及底层技术,安全技术,三是一个持续不断变化和更新过程,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而且还没有保障。所以,建议使用成熟平台进行处理,快捷问题省事。
apk119.com 一个长期从事混淆加固去毒平台,直接对接生产系统,从apk发布到混淆上线自动完成,经过使用测试体验,去毒效果好,长期持续升级更新,服务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