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轴线让北京中轴线更长,也让北京中轴线更靓。如今的南中轴线,是一条历史文化线,也是首都商务新区,曾经的服装批发市场因疏解而蜕变,见证了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高光时刻”。

从服装早市到文化科技园,由低端产业的热闹到高端产业的能量,大红门地区书写了首都南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大红门地区拥有北京乃至华北最大的服装批发交易中心,日客流量10万人,日货物吞吐量上千吨。现在,这里是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已经有52家高精尖企业同步入驻,按下高精尖产业向南中轴地区集聚发展的“加速键”。“空间+投资+服务”,让大红门地区发生了质变,成为高精尖产业的“总部”,也让丰台区实现了区域品牌重塑和价值提升。

从批发市场群到博物馆群,由腾退空间到“腾笼换鸟”,南中轴的文化内涵日渐丰富。北京以“四个中心”建设为引领,全面擘画新时代首都发展蓝图,城南地区被赋予新使命。首个落户南中轴地区国家级文化设施——中央芭蕾舞团业务用房,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中,预计2025年竣工。国家自然博物馆、北京规划展览馆等一批文博项目将陆续落地大红门,南中轴博物馆群正在形成,这里将成为展示国家和首都文化气象的亮丽风景。

大红门,似乎是城南的一个标志性称谓,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人们对城南地区的一种普遍认知。从住在大红门到生活在南中轴,说明人们对南中轴的认可,也让人们对南中轴的变化有了获得感,文化融入了人们的生活,而基础设施的变化则让人们享受到生活的便利。出门见绿成为日常,公园湿地与南中轴融为一体,为地区居民提供着休闲娱乐空间,为首都商务新区发展织就绿色基底,也织就了南中轴多彩的底色。

疏解给大红门地区带来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南中轴“重露峥嵘”,南中轴也重新赋予了城南以勃勃生机。未来,这里将构建起“礼乐双轴”,形成产城融合发展新路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