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应该说是中国最为人心惶惶的时期。前后加起来只不过是几年的时间,就先后发生了震惊全球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看着世界社会主义阵营轰然崩塌,中国接下来到底该何去何从呢?

时间回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苏争霸为主要标志的全球冷战格局逐步形成。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中,中国虽然面临着各个方面的压力,但当时的形势在总体上来说还算比较乐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作为社会主义老大哥的苏联,在美苏对抗过程中却并非一帆风顺。它有占上风的时候,也有深陷被美国摁在地上摩擦的处境。

但不管怎么说,苏联始终都冲在前头,给社会主义小老弟们撑起了半边天。可是,随着戈尔巴乔夫大刀阔斧进行改革,苏联以及东欧逐渐不敌西方的欧美资本主义势力,并开始走上了下坡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简单来说,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罪魁祸首。因为,这套新政改革虽然能够解决社会主义体制僵化的弊病,但也给西方资本主义的和平演进与思想渗透创造了趁虚而入的有利时机。

而伴随政治多元化、经济市场化政策的推行,一些社会主义小国家终于顶不住了。1989年,波兰的共产党率先在国内出局,被资本主义政党挤下了台。

紧接着,这个局面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很快就传遍了东欧社会主义世界。

匈牙利、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的共产党相继在自己国家失去了执政权。而这就是令社会主义人民瑟瑟发抖的东欧剧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这还不是社会主义阵营最为悲惨的一幕。接下来,就连老大哥苏联都撑不住了。

实际上,戈尔巴乔夫本想借助改革,帮助苏联突破西方资本主义的包围和打压,不料却被资本主义旋涡吞噬掉了。

集会、示威、游行、叛乱等一系列破坏事件,在苏联国内此起彼伏,每天都在上演,让人们叫苦不迭、不断抱怨。

戈尔巴乔夫见状,就想通过新一轮改革,力挽狂澜,挽救岌岌可危中的苏联。可是,经过多次尝试之后,苏联的经济演变为自由市场经济,政治则不再纯粹,而是夹杂了议会制、总统制、多党制。

在这样的颓势之下,苏联于1991年最终承认了加盟共和国的自主独立权。与此同时,戈尔巴乔夫不得不宣布辞职,从党政最高职位上退了下去。

就此,苏联共产党逐渐解散。而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则相继独立。1991年末,苏联正式宣告解体,不久就被一个新的国家俄罗斯取而代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当东欧发生剧变之时,远在千里的中国就已经颇为震惊,如今,就连苏联都解体了,由此看来,社会主义究竟能不能再跟资本主义并存于一个地球上呢?

当然,这个问题,自然而然地就落在了邓公的头上。

当时,邓公正在谋划上海的改革开放之路,忙着开发浦东新区。得知社会主义阵营的大厦骤然倒塌,邓公确实感到了一阵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不过,他旋即握紧了拳头,对身边的人表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革开放还是要继续的,不能因为东欧和苏联失败了,就向资本主义低头和妥协,我们要做的就是吸取别人的教训,避免自己再犯错误,让社会主义越改越好,而不是改着改着就不见了。

毕竟,自从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确实得到了提高,老百姓的生活也都富裕了很多,这是事实,也表明改革开放是好事。所以,中国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听了邓公的表态,大家当即拍手称赞,并坚定了走社会主义道路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信心与决心。

不过,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影响和舆论势力过大,很多人都抱着怀疑的态度,害怕中国会重蹈覆辙,建议邓公在危险的大环境中最好别再搞什么大动作,安安稳稳的就挺好。

对于这些类似的言论,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也表示同情。因为,改革就意味着风险,可能会成功,也可能会失败,谁都不能给出百分百的保证。

对此,邓公就拿国企改革和浦东新区为例,表明现在形势大好,绝不能动摇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决心,一定要记住三个字:不要怕。

并且,邓公还将自己的态度和想法告诉了当时党内的实际负责人江同志,希望他不要焦虑,就一门心思地搞改革开放,这是真正能够控制中国命运的秘诀。只要不改变这个政策,中国的命运就能在危局中实现涅槃重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有人问:如果改革失败了呢?真的要像苏联那样也变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吗?

对此提问,邓公表态:先做好失败的心理准备,然后要全力以赴进行改革,别让改革失败,也决不能失败。而这便是邓公给江同志下的一道“死命令”。

在此期间,社会层面上也发生了较大范围的争论,那就是到底“姓社姓资”。对于这个争议,邓公大手一挥,告诉众人:坚持改革开放,让中国发展得越来越好,要知道,发展才是硬道理。

之后,争论虽然平息了下去,但依旧偶有争议。对此,邓公在1992年进行了南巡讲话,此举就是要鼓舞大家坚定改革开放的决心,不要想太多,而要把精力都用在发展经济之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江同志也率先表示拥护这个方针,并在1992年的十四大中宣称,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发展经济。

无疑,改革开放是中国当时的唯一法宝,而且,这场改革仗,只能赢,不能输。正如邓公所言:中国肯定离不开世界,所以要改革开放。但中国永远都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我们走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路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年下来,中国终于打赢了这场仗,向国人和世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如今,中国早已跻身于世界大国前列,这是有目共睹的,至于到底是“姓资姓社”,这个问题就留给后人来评说吧。

总之,中国人民不怕风浪大,毕竟,风浪越大,“鱼”越贵!